今年以来,重庆市质监部门围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切实转变对企业的态度,变简单监管为跟踪帮扶,化程序化办事为创新式发展。特别是永川区质监局,从企业立项便主动介入,把行政许可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相结合,全程参与对企业的帮扶服务,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受到当地企业及政府的一致好评。
为让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永川区质监局在企业筹建之初,就提前介入帮扶,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指导企业从厂房选址、布局,到检验设备的购进、化验室的建立,以及检验人员的培训等工作,一并做在前面。“有质监部门这样的帮扶,我们企业肯定少走很多弯路,不仅节约了大量成本,更是缩短了生产前期准备时间,也为我们企业在加强管理、打造品牌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川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很是直接。
“其实,对于质监部门而言,主动帮扶,虽不能一劳永逸,但最起码在后面的监管和服务中会省心很多,不至于像以前那样劳神费力不讨好。”永川区质监局局长黄丕生表达了转变工作理念的想法。
重庆大安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生产以六氟化硫为主的高压液化气体。今年以来,由于市场变化,产品销售一度陷入困境。3月,该公司与中核红华特种气体股份公司签订了委托生产、充装协议,以期有所起色。但中核红华提出了一个条件,必须使用中核红华的气瓶。但是,按照气瓶安全监察相关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充装单位的气瓶。这让重庆大安进退两难。永川区质监局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一方面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向重庆市质监局汇报,争取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派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帮助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在区质监部门的协调下,企业走出了困境。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永川住宏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承担了为灾区生产活动板房这一任务。永川质监局为确保灾区活动板房质量,及时到该企业了解情况,并派工作人员进驻该厂进行全面帮扶。
针对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不到位,以及进货验收不细致,原料、半成品质量状况把关不严等问题,该局驻厂人员立即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建议。同时,在该局的协调下,重庆钢铁设计院专门为该企业设计了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工程设计图,明确了关键质量控制点、原料进货验收等重点环节。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产品进行了免费抽样检测,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企业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通过质监部门的帮扶,这些企业的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