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一次性筷子:让人拿起来放不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筷子是我们餐桌上的亲密伴侣。2005年重庆高考作文题之一即是“以《筷子》为题,写一篇两百字以上的说明文”,足见筷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人外出就餐时都喜欢用一次性筷子,他们认为这样比较卫生、安全。但据专家透露,目前一次性筷子质量堪忧,隐患重重。对此,本刊派员进行了调查采访。

筷子市场问题多

据了解,现在各大饭店里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有近八成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质量问题。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一次性筷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作原料成分复杂,质量没有保证;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化学物质超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包装和后期加工不合格,二次污染严重;标识混乱。

6月8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东郊批发市场看到,很多一次性筷子做工很粗糙,上面遍布小毛刺,有的长达几厘米。记者摸了摸,有被扎的刺痛感。可想而知,这些筷子如不经处理就进入餐馆的话,很容易划伤顾客的嘴。但这样的一次性筷子在中小饭店经常可以看到。记者还发现,有的筷子已经弯曲变形,长短不齐,表面还有黄豆大小的黑斑。记者就此询问一个批发商,他说是“木头本身的原因”。当问及这样的筷子使用什么木材为原料时,店主犹豫片刻,说是桦木或松木。当记者说要批发大量筷子时,店主热情介绍说:“最便宜的一件60元,共3400双,算下来每双约1.7分钱。如果量大的话,还可优惠”。这么低的报价显然让人对其生产原料生疑。据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介绍,劣质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来源大多是用生长周期较短的杨木、柞木的边角料或一些回收的木材,表面的黑斑则是木材发霉所致。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筷子颜色很白,闻着还有一股酸酸的刺鼻的味道。据专家介绍,一些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上去“肤色”就较黑,为给筷子“美白”,一些商家会用硫磺熏蒸漂白。经过硫磺气体漂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成分。因此,用这种筷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进入呼吸道。香港大学医学院胸肺内科教授曾华德说,如果人体摄入二氧化硫浓度太高,会刺激呼吸系统,导致患过哮喘的食客“旧病复发”。

据早些时候的报道,有记者在暗访天津市某筷子批发市场时曾亲眼目睹筷子的整个包装过程,其场面令人惊讶:包装工人在工作中不戴口罩和手套,直接用手进行包装加工。工人们表示这是最后一道工序,无需再消毒。董金狮告诉记者,不规范的包装和后期加工易造成二次污染,达不到卫生要求。记者在一些批发市场也看到,很多一次性筷子都没有封口,而且包装上无厂家、厂址等基本标识。记者询问筷子的生产厂家,几家店主均说“不太清楚,是电话定购”。但记者追问厂家电话号码时,店主却含糊其辞。

购销两旺的背后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一次性筷子隐忧重重,但北京市场上一次性筷子仍然是购销两旺。大街小巷的中小饭店、火锅店及小吃摊点为顾客提供的大多是廉价的一次性筷子。北京东郊市场一个批发商告诉记者,生意一直不错,大概每天能出10来件(每件100把)。

“方便啊,而且也便宜。”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一家牛肉面馆的老板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到市场上批发一把六七十双的筷子,算下来每双才1分多钱。这是因为筷子的费用都在成本里核算,属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显然,经营者为了赚钱,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经营者的态度是“利益优先”,所以对筷子的要求是“只要能用就行”。据了解,北京市的一些小饭店和大排档只提供一次性筷子。这造成一些消费者虽然并不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但也只能随波逐流。在采访中,一些顾客表示,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人们也逐步认识到,一些卫生筷子其实并不卫生,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替代品,饭店只有一次性筷子,所以没有办法,只能使用。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一些消费者只图快捷方便,还有相当多的消费者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一次性筷子要比经过消毒的非一次性筷子卫生。记者在一家有名的家常菜馆看到,服务员为两名女顾客提供了消毒的非一次性筷子,两位顾客立刻拒绝说:“这筷子不干净,给我们换一次性筷子”。老板介绍说,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他这儿给顾客提供两种选择,一次性筷子和普通筷子。但“绝大部分顾客都会选择用一次性筷子。这可能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心理定式了,总觉得别人没用过的才卫生。”

设置质量管理“110”

针对一次性筷子的种种问题,专家呼吁要加强食品用具卫生管理的法规建设,积极开发可替代产品,同时加大执法力度。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这类产品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卫生部也尚未制定食品用具的卫生管理办法,对无卫生许可证经营一次性卫生餐具的行为是否属违法行为,《食品卫生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因此,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认为,对一次性餐具的卫生监督,从国家到地方都仍有待于加强立法,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或地方性法规,从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流通及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从而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

中国消费者协会董京生副秘书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国家在产业政策导向上要加强引导,对在生产加工(包括运输、仓储及流通环节)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绝对禁用,而对符合卫生又符合环保要求的筷子要通过税收等政策给予奖励和支持,以带动筷子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至今还未对全国筷子市场进行过大规模的抽样和检查。因此,加强对筷子市场的执法力度就成为当务之急。董金狮副秘书长建议,执法应成为一种经常性和预防性的行为,经常对筷子市场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执法分工应明确,应具体到某个部门或某个科室,最好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置一个“质量管理110”,让消费者投诉、咨询“有门可寻”。

另外,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从自身做起,抵制劣质一次性筷子,减少其市场空间。在消毒质量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消毒筷,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使用一次性筷子时,少用木筷,多用竹筷;对使用过的筷子不要乱扔,可回收利用,延伸其功能,将其做成可替代产品,如纸张、木板、儿童玩的积木、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等等。

作者:刘霞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2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