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I级响应”就是命令!9月14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全国质检系统食品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质检系统确保所有监管制度落到实处。
河北检验检疫局认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从全面检查监管工作到严格落实问责,从彻底检查乳制品企业和乳制品到重点检验三聚氰胺等卫生安全指标,全身心投入这场保护婴幼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的特殊战役。
“除了河北局组成的督导组,各分支机构、河北局有关处室也组成自查组。”眼中布满血丝、熬了好几个通宵的河北局局长程方向记者介绍,为迅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乳品生产监管的指示精神,河北检验检疫系统共安排工作组及自查组20个、工作组成员75人。
当日,河北局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动用所有技术设备和技术人员,扎扎实实做好各项检查检测工作,并全方位、逐环节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整治,对乳制品等进口食品进行严格抽查。
此前,河北局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指示下,该局技术中心就立即进入了紧急状态。“9月11日,我们接到局党组指令,开始开展三聚氰胺的检测。”河北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主任段文仲总是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15时30分许,局长程方来到实验室:“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对出口乳品进行三聚氰胺的检测,并出具准确无误的检测报告!”
9月12日清晨,该技术中心的所有成员都早早地来到了实验室。他们15人将分成4组,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其中,包括怀孕5个月的葛娜,孩子不满1周岁的窦彩云,父亲病重卧床的郭春海……
也正是从这天起,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样品开始涌入河北局检验检疫技术检测中心。奶粉、奶粉半成品、脂肪油,甚至一些不明物质……面对形形色色的样品,河北局及时确立了“边建方法边检测”的工作方案。
根据这一方案,9月13日,河北局派人赶往北京,联络有关企业购买到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可疑样品逐一筛查,逐一定性,不但提高了检测效率,还保证了检测仪器设备的完好运行。
9月14日晚,在河北督促检查婴幼儿奶粉检测工作的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来到河北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时,大家已经连续工作了三昼夜,对样品进行了科学、准确、无误的检测,为开展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