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湖北荆州年产5000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有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国产多晶硅年产约1130吨,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这个项目的开工,将影响我国多晶硅产业格局。预计该项目年产值可达150亿元。
该项目由荆州宝利多晶硅有限公司(以下称“宝利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分三期建设完成,总投资约30亿元。宝利公司是由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锦州悦鑫硅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保力合众科技有限公司和荆州市华翔化工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在整合上述4家公司的技术、资金、原材料渠道后,该项目优势明显,建成后将全面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
为了解决高纯多晶硅生产过程中的高耗能、高污染,该项目采用环保新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减排三大目标,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全力支持项目早日开工投产,荆州市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土地、电力、环保、办证等问题。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荆州市还积极整合传统工业项目。近年来,荆州市把发展板块经济、推动产业聚集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努力搭建服务平台,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31个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努力,市中心城区汽车零部件、荆州区石油机械、石首市精细化工、公安县汽车零部件、监利县农产品加工、洪湖市石油装备制造等6个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被纳入湖北省重点培育的52家成长性产业集群范围,今年已争取省政府产业集群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970万元。
随着产业集约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荆州市产业集群市场竞争力也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荆州区石油机械产业钻修设备销售占全国60%左右,固压设备占80%左右,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首市楚源集团的活性染料中间体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占世界市场总量的30%至40%。
产业集群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拉动一大批配套项目,形成了众多专业配套企业。荆州区石油机械产业以四机厂为龙头,通过裂变和聚变,近两年在石油机械工业园聚集了23家石油机械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销售规模达到28.5亿元。通过与产业龙头企业实施配套,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起来。
产业集群要想长久、良性地发展,技术研发是基础,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是保障。为此,近年来,在荆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下,中心城区汽车零部件、农药化工、石油机械、公安车桥、监利食品加工等产业都建立了国家级或省级产品研发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公安县依托湖北车桥技术管理优势,搭建起面向全县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小天鹅电器、恒隆转向器、美标汽车空调都设立了产品开发研究所。
截至目前,今年该市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280余亿元,占到全部工业比重的76%;实现利税7.7亿元、占全市69%,利润4.8亿元、占全市88.9%;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9个,比2004年增加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