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宁夏银川市对名牌战略推进现状分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近年来,银川市质监局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建立和完善名牌工作机制,组织和制定名牌发展规划,以争创名牌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积极鼓励全市企业创立名牌、发展名牌、保护名牌,已逐渐形成了以培育、发展、评价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名牌战略推进体系。名牌产品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大提高了银川市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了银川市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档次,增强了名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全市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银川市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构成与特点
  
  目前,全市已有塞北雪等2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区5个名牌产品的40%;有鸿通管业、厚生记、力成电器等85家企业的89个产品获得了“宁夏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区165个名牌产品的54%;有8个国家免检产品,占全区16个免检产品的50%。其中,银川市三区有49个产品获得宁夏名牌,永宁县有12个产品获得宁夏名牌,贺兰县有20个产品获得宁夏名牌,灵武有8个产品获得宁夏名牌。从调查情况看,名牌产品和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有其鲜明特点。
  
  (一)按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分,银川市的食品、轻纺、建材行业有55个省级名牌产品。从名牌产品企业所属的行业门类可以看出,银川市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企业分布在轻纺、食品、建材等多个行业,打破了过去单一以机电为主的产业格局。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社会效应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初步体现。
  
  (二)从名牌生产企业的规模和工艺技术设施看,100%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来自中型以上企业。赛马实业、赛北雪、汇川服饰等从固定资产上都属于中型企业。这说明,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为争创名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80%的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为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产权明晰,管理体制灵活,市场竞争意识强,具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产品适应市场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综合能力强,所有这些都为企业产品争创名牌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本质变化,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名牌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名优产品好卖、一般产品难销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名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作为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我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综合竞争实力不强,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更有其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是加快培育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市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完善我市市场体系的推动力量,也是加快兴工强市、质量兴市的必然要求。因此,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开发品牌,培育品牌,经营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并促进结构调整,提升我市产业档次,大力发展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与前景
  
  近年来,经过我市质监部门培育和企业自身不断地完善、发展,银川市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显现出多种发展优势,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市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较高,结构较为合理。名牌产品企业的中级和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平均占到了30%,为企业产品创新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2、设备状况较为先进。小巨人公司、佳通轮胎、塞北雪、汇川服饰公司引进的生产设备在全区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3、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企业技术创新机构较为健全,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设施、研究经费和技术人员充足。企业获取新产品、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途径较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与院校、科研等机构联合开发,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接受技术成果转让。
  
  4、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有佳通轮胎等72家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5、品牌战略管理机构较为健全。有品牌战略眼光的企业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安排知识层次高、工作能力好、敬业精神强的人员从事品牌战略的研究和实施。
  
  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名牌产品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市取得了89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8个国家免检产品。从名牌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看 ,我市的名牌产品大多集中在民营企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的国有大型医药生产企业、农业加工企业尚没有名牌产品。规模农产品比例偏少,缺少竞争力,全市没有区级名牌农产品。部分入围区级名牌呈现一个特点,即名牌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较少。
  
  (二)企业对名牌产品的品牌价值认识不足,利用不够。个别部门和一些企业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创名牌产品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责任不落实,存在应付现象,创名牌的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对培育和创建名牌产品的认识上还有差距。
  
  (三)创名牌产品的资源企业较少,综合实力有差距。

  我区名牌产品硬性条件是:必须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综合经济指标列全区同行前茅,企业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涉及污染的企业必须通过环境监测体系认证。我市已有的部分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如水泥、化肥、食品等)均已经被认定为省级名牌产品。其他多数工业产品相差较远,银川市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也不太多,创名牌的资源企业较少。名牌农产品条件要求也相对较高,要有健全的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环境、过程,包括农业投入品均要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及规范要求;实物质量在国内同类产品前列;销售额、市场占率、知名度占区内同类产品前列。而我市农副产品与入围的基本条件相差较大,所以名牌农产品的成功申报难度也相当大。还有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高,但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申报宁夏名牌乃至中国名牌。
  
  (四)部分产品申报名牌缺少最基本的条件。我市部分产品特别是特色农副产品尚未注册商标;有的没有检验报告;有的农副产品缺乏申报主体;有的产品特别是部分农产品缺少产品标准,没有判定质量的依据,所以无法进行名牌申报。
  
  (五)企业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表现在生产企业缺乏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人才,对品牌理论认识不足,不能及时了解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企业自身对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五、对名牌培育工作的建议
  
  实施名牌战略是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实施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质要求之一和落脚点。实施名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一)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名牌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引导全社会强化品牌意识,营造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创名牌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下,拥有名牌就拥有市场,就拥有更为广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认识到名牌对地区经济的强势影响带动作用。加强对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名牌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同志的教育,提高对创名牌工作的认识,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名牌、为什么要创名牌、怎样创名牌,使其成为创名牌工作的促进派。
  
  (二)转变观念,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积极主动为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工作服务,加强业务指导,提供政策和信息支持,促进企业培育名牌工作的发展。针对我市实际,应重点围绕食品加工、酿酒、纺织、化肥、建材等几大优势传统产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来加强培育工作。对我市原有的品牌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一些既有一定基础,又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品作为培育重点,帮助企业制定名牌创建目标,进一步细化创名牌产品工作的规划,从名牌产品原材料基地建设到产品质量的把握,市场营销的策划,细化量化名牌创建的各个环节,将创名牌工作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产品。对照名牌标准,帮助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基础工作,练好内功,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率。
  
  (三)明确责任,形成合力。落实《宁夏名牌产品发展培育规划》,强化措施,将创名牌目标计划分解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产品,明确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服务联系制度、督查通报制度,推进名牌战略向纵深发展。突出企业创名牌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帮助制定名牌策略,对原有名牌,要在保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名牌之树长青,要不断加大新名牌的挖掘创建力度,加快品牌的延伸和名牌家族的衍生,既要创建企业品牌,又要创建产品品牌,既要创建单一品牌,又要创建多元品牌。借助政府的行政推动,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的职责,强力推进创名牌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名牌为载体,借名牌之名招商引资,借招商引资之资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巩固名牌发展名牌。
  
  (四)加强对获得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跟踪检查,加大淘汰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名牌产品评价体系,严格把关,保持名牌产品的权威性。二是加强已认定名牌产品企业的跟踪检查,对名牌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对那些已不符合名牌产品条件的产品和破产、倒闭、停产的企业,及时发布公告,取消其名牌产品的称号。
  
  (五)加强立法和执法,有效地保护名牌。我市出台并实施了关于名牌产品奖励的文件,对推进名牌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尽快制订名牌产品评价和保护的法律法规。一手抓创优,一手抓保优,深入开展“打假保优”活动,坚决打击假冒侵权名牌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名牌产品企业的市场声誉,为名牌产品的发展壮大创造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牌产品的知名度。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名牌产品的发展,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进行整体策划,造成声势,加强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扩大我市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企业要积极采用适合自身特点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开展名牌产品系列宣传活动,将自己的名牌产品推介到市外、省外市场,形成全社会重视名牌、争创名牌、使用名牌、宣传名牌、推介名牌的良好局面。
作者:佚名 来源:银川质监网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