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共有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在奥运期间向北京、上海、青岛等赛区城市销售,为确保供奥赛区城市及我市食品质量安全,市质监局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奥运期间未发生一起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早在今年5月份就成立了贵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奥运会期间生产加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供奥运城市食品企业监管领导小组,制定了《对供奥运城市食品企业进行特别监管实施方案》,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二是强化企业质量安全意识。5月23日,举办了供奥运赛区城市食品生产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向企业宣贯了《供奥运赛区城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要求企业在2008年残奥会结束前,严格按要求组织生产、销售,确保供应奥运赛区城市的食品质量安全。在对企业培训同时,还与企业签订了《贵阳市供奥运赛区城市食品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
三是加大检查力度,从5月底至7月中旬,对6家供奥运赛区城市生产企业不少于每半月1次检查,7月中至奥运会闭幕期间,将检查频次加大到每周2次,此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58人次,对企业进行了77 次检查,对供奥运赛区城市的产品批批抽样送检,共抽样66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100%。
同时,为保障贵阳市食品质量安全,贵阳市质监部门加强了食品生产小作坊和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奥运期间,检查小作坊500家次,责令12家进行了停产整顿,取缔小作坊3家,抽查小作坊产品116批次,已经检出82个批次,合格82个批次。
四是加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卫生条件改造力度。奥运期间对2008年须完成条件改造的62家小作坊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制定了贵阳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造和验收方案,全面展开了基本条件的改造工作。
到目前为止,贵阳市已经完成了24家小作坊基本条件的改造工作。对未纳入2008年改造范围的小作坊,我局也同样对其开展了基本条件改造的指导和帮扶,逐步使其改变脏乱差的现象,切实提高小作坊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我市食品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