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服务、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站建设、数字音乐、软件等环节将启动售后服务体系认证,网上消费者将可以根据售后服务认证星级选择具有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为了全国各行业售后服务制度的规范化和有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于2006年10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经国家商务部推荐,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工作已经在全国展开,互联网和软件领域将是认证重点。
据售后服务认证咨询专家朱则荣介绍,开展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各类生产、销售及服务型企业。认证采用评审员评审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商务部颁布的《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标准和国家认监认可相关法规,实施第三方认证,由评审员对企业进行评审打分,其评审程序分为达标认证、星级(分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评审认证。通过认证的企业,将可以在网站、产品、包装、广告宣传中使用“售后服务认证”标志,供消费者识别。
据悉,对全国互联网业和软件领域的售后服务认证工作将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通过自行报名和行业推荐的方式,选拔三至五家代表性企业,分别签发我国互联网业、软件业第一张售后服务认证证书,代表性企业将做为全国首批售后服务认证试点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50种媒体和百家以上网站集中宣传报道;第二阶段,在互联网和软件领域选拔百家企业实施第一批集中认证,集中宣传推广;第三阶段,对互联网业和软件业企业实施全面认证。
我国已加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获得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的企业,国际上将予以互认,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等于多了一张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条服务国际化和标准化的必然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