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向灾区捐赠100台通用汽油机,并派出全公司最优秀的技术人员赶赴灾区,保证所捐赠设备的正常使用,并及时维修灾区所使用其他同类型设备。”5月13日,也就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重庆市北碚区华伟联龙科技公司总经理丁吉华做出这样的决定。同日下午,第一批物资和人员就抵达了都江堰。
据了解,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北碚区的很多工业企业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了救灾物质。“由于近几年北碚区工业的快速增长,不少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因此,在此次抗震救灾中,这些工业企业除了捐款捐物之外,更是派出了技术人员,保证各救灾队伍所使用的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维护。”北碚区副区长赵文锐如是说。
“截至目前,我们公司捐赠的100台通用汽油机已全部用于抗震救灾,至今还没有一台出现任何故障。”在灾后第10天,华伟联龙公司奔赴都江堰的总工程师罗雄彬这样告诉记者。
其实,在这次对话背后,记者有了两个感受:一是在面临这场大灾难时,重庆企业都表现出了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北碚企业这几年在该区质量兴区活动的推动下,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实力。
据了解,自2005年9月北碚启动质量兴区以来,该区质量水平一年一个台阶,特别是在名牌战略的推动下,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北碚”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有20多个产品获重庆名牌产品称号。
“站起来谋质监发展,俯下身为人民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北碚区质监局始终坚持这样的工作理念,推出为企业实施“四情”服务,主动上门,献计献策,简化程序,归并流程,限时办结,并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辖区的每一个企业,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质监;三百六十行,质监帮你忙”的真情。
重庆大唐称重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称重与测控系统的制造、销售的公司,因招标需要要求在2007年3月26日拿到企业计量工作合格评定证书。然而,该公司向北碚区质监局提出申请时已是3月17日晚上。当日是周六,北碚区质监局局长杨华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通知计量科、质量科的人员周六加班到企业考核。两个科室的同志整整忙了7个小时,对照企业计量工作合格评定审核标准,帮助企业逐项完善资料,使该公司顺利通过了考核,保证了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正是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及质监局的扶持和服务,我们企业才能有今日的发展。”歇马机械曲轴公司总经理曹正素告诉记者。其实,诺贝斯玻璃(重庆)公司负责人也有这样感受:“这几年来,是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提升最快的几年,在质监部门的帮扶下,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已在全国起到引领作用,产品远销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坚持深化质量兴区,实施名牌战略,不仅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北碚区政府深受其益。2007年,该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6.13亿元,增长32.3%。销售值198.13亿元,增长31.8%。工业利税总额18.31亿元,增长2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76%,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1%,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随着质量兴区、名牌战略的深入,北碚区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树品牌、创名牌的道路。
“抗震救灾中的质量效应显示,我们与全区企业更加坚定走以质取胜道路,自觉加强品牌培育。”杨华说:“我们争取在2008年北碚区创建‘重庆名牌产品’累计达30个以上,争取一个企业产品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