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是湛江地区大宗出口商品之一,为确保奥运会期间不发生因出口水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湛江检验检疫局从源头强化水产原料基地的监管着手,狠抓湛江地区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湛江局主要采取以下六项措施加强对出口水产原料基地的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按照每一养殖周期不少于一次监管的制度加大对备案养殖场的日常巡查,监管过程主要对备案养殖场的苗种、饲料来源、用药进行核查,并做好监管记录,做到发现问题有记录,解决问题有核实。同时要求每个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对各自备案水产养殖场的管理,并配备与养殖场数量相适应的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养殖过程中农兽药和饲料使用的指导和控制。
加强药物残留监测,确保养殖原料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湛江局一方面多次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抽检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杜绝药物残留隐患,并对存在药物残留超标的养殖场实行暂停供货证明资格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强对养殖场常用限制类药使用的培训和管理,指导水产养殖场科学合理使用药物。
加大“供货证明”的核查力度,严禁生产企业收购非备案养殖场原料的行为。湛江局充分利用GPS定位仪,对备案养殖场养殖面积、养殖生产能力和原料供应量进行认真核对,坚决杜绝企业少报多出、多报少出等违规行为。
结合日常监管,重点检查养殖场是否按《出口食品原料基地质量档案规范》规定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帮助加工企业建立与其配套的原料基地的质量档案。
加快水产原料基地检验检疫监管电子化进度,提高备案养殖场电子监管的覆盖率。
对湛江地区261家备案原料基地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清查整顿,暂停了不符合条件的原料供应养殖场两家,取消备案养殖场7家。图为湛江国联企业科学规范化管理的水产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