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早期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及《新职业建议书》第一次编写座谈会召开
近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组织国内多位婴幼儿心理、儿童发展、幼儿教育及人口早期教育专家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专题座谈会,重点研讨了《人口早期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及《新职业建议书》的编写工作。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口早期教育职业标准制定工作正式启动,人口早期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着眼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施的“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是国家人口计生委实施的行政事业类新增项目,人口早期教育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的早期教育特殊形态的一种教育,坚持的是抓早抓小的原则,依据的是0—3岁婴幼儿自然发展的身心特点,围绕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进行的营养保健、潜能开发、测试评量、人格塑造、人际交往、性格养成、心理卫生等内容进行的早期养育环境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开发和干预,弥补了优生筛查、出生缺陷干预与3—6岁教育之间的断档问题,找到了人口出生“前”与“后”提供公共服务的衔接点,扩大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涵盖范围,使人口早期教育工作与产后、术后、药具发放的家庭随访工作相结合,进入百姓家中,促进了示范区内0—3岁婴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项目预计用5年 (2006—2010)年逐步在县(市、区)街道或社区建立300个“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对0—6岁的胎儿、婴幼儿实施胎教、早教理念、方法、内容的普及教育,显著地提高示范区内婴幼儿的综合素质。截至2008年4月底,已有99个市(县、区)进入示范区申报、运作、验收程序。随着“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工作的全面推进,人口计生事业、人口早教产业正在我国迅速发展。
座谈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主任李春敏指出,我国每年新增出生人口1600万左右,按照至少30名新生儿配备一名人口早教咨询师计算,需要约55万从业人员,累计0—3岁三个年龄段,共需165万人口早教咨询师。然而,从总体上看,在此之前还没有针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咨询人员/人口早教咨询师进行全面的、职业化的教育培训,只有一些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工作的人员经过了计划生育政策、避孕知识、优生优育知识等相关培训,本职业在人才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
同时,我国目前缺少统一的人口早期教育职业标准,从事早期教育工作的机构各自为政,不利于我国人口早期教育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职业标准的制定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将使人口早期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会有力促进全国人口计生干部和从事人口早期教育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推动“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工作健康发展。
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人事司副处长朱晓耿从基本知识、申报内容、目标人群、职业定义等方面对人口早期教育(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与会专家包括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区慕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书荃、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梅建、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委员会副秘书长陈英、原北京市教委学前处副处长简尔贤和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吴凤岗及台湾华幼国际教育机构研究员买燕萍,他们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了建议。山东省人口计生委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省级工作站”周戈同志介绍了当地人口早教工作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