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广东省佛山市已有46家小作坊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纳入QS管理。记者25日从佛山市质监局获悉,经过6个多月的整顿,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小作坊领证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以生产酱腌菜为主的高明富达食品厂,符合QS管理要求的防蚊防鼠装置、紫外线消毒、预进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过去在露天进行的进货、冲洗、腌制等工作也全部搬进了新厂房中。“拿到QS后,预计我们的年销售额可提高70%。”该厂厂长伍胜华说,去年该厂投入22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并于年底领取了QS认证。目前回收效益已经显现,标注有QS的产品不仅可以在本地售卖,还可以进超市、入商场,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达到100万元。而该厂也正积极开拓湖南、湖北市场,希望借助QS认证进一步扩大业务。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46家小作坊通过帮扶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后,颁发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高明11家酱腌菜小作坊全部领证,行业整体水平提高。另外,一部分未达标准的小作坊被劝退出食品生产领域。“不具备拿证条件的,要逐步退出食品生产领域。整改后可以达标的,要积极鼓励其领取QS认证。”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小作坊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鼓励采取集中生产等多种措施转化小作坊,提升小作坊的质量安全卫生水平。
据悉,通过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佛山市去年已有14类1400多家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企业质量档案,469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近300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而今年,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监管,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领取食品加工许可证也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