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质量技监局协调相关部门从规范化监管、全程化指导、最大化覆盖上下功夫,用标准化催开了朵朵致富之花,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
走进山东省临清市丁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池柳拂堤,碧水荡漾,群鳖堤边晒背,饲养员池畔撒食,偶有一两只小鳖水面探头。该公司董事长魏保岭说:“我们公司的发展多亏了标准化专家,他们定期对中华鳖的供料、免疫、饲养等方面进行指导,今年上半年我们的经济效益比往年增长30%左右。去年,我们的中华鳖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今年,我们的养殖基地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第6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一类示范区。有党的好政策作后盾,有标准化专家们的鼎力帮助,今年我们要大干一番!”
临清市大力扶持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了农业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临清市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强化产地环境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生产过程、农产品包装标识、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使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帮助农业企业或农业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由专业人员深入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一线,帮助完善种植养殖技术规范、起草标准、规范企业管理。目前全市已经形成康苑牌梨、口福牌牛羊肉、裕珠牌葡萄等农产品品牌20个,品牌农业基地18个。
“我正在基地试验用牛奶灌溉,效果很好,正在向农户普及。”说起如何种植西红柿,临清宝丰蔬菜技术协会的会长陈宝峰讲得头头是道。
统一买种、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收购、统一检测、统一销售,哪天播种,哪天施肥,哪天打药,都一一记录在案。在宝丰蔬菜技术协会的全程指导下,全市60个村1万余名农户种上了“标准”菜。
像宝丰蔬菜技术协会这样的组织在临清市有85个,有的由科技特派员或农村能人带头,有的由村集体牵头,有的由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联合组建。这些组织每年可以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销售优质农产品金额达2亿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标准化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更多的农民运用标准化致富。康庄大蒜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大蒜原是康庄镇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1340公顷。在质监部门的帮扶下,大蒜的种植范围扩大到周边的魏湾镇和戴湾镇,总面积达到了3350公顷,年产大蒜7万吨。
宁金明是康庄镇肖庄村的老蒜农,家里1.34公顷耕地都种上了大蒜。对于标准化种植,宁金明深有感触:“以前是自己拉着车子到处卖,现在按标准化种出的大蒜,只要往大蒜协会一交,自己就可以安安稳稳等着收钱了,价格还能高出20%。”
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受惠于标准化种植。目前,该市通过标准化种植的瓜菜面积达到28810公顷,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3400公顷;规模养殖小区达到280个,各类规模养殖大户达到12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