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山区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坪镇,自然环境优美,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圣地。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还有另一番吸引人的景色。层峦叠嶂间,绿油油的庄稼就像给山间的梯田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长出了这样好的庄稼,而且这里生产的小麦和加工出的面粉,都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东坪的这番景色从何而来?从镇领导到山里的百姓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亏了农业标准化!”
2005年,一项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万亩优质绿色小麦标准示范项目落户淄川区东坪镇。项目分两期建设,面积各5000亩(约335公顷)。东坪镇党委、政府立即掂出了这一项目的分量,改变东坪农业农村面貌的历史性机遇来了。但是,在东坪这样的丘陵山区搞农业综合开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要想成功难度很大。淄川质量技监分局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将东坪需要的相关标准送上山,帮助东坪搞好农业标准示范项目的综合开发。
在工程实施之初,淄川质量技监分局就及时为东坪送去了一批农业方面的技术标准。农业综合开发,引水灌溉是关键。针对水利方面的标准问题,该局又先后提供了《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范》、《节水灌溉技术规范》、《低压配电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为施工解决了难题。在整个工程中,该局还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田间地头,先后帮助东坪镇制定了《地堰砌筑技术规范》、《沿路林网建设技术规范》、《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石渣类道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为建设样板化工程打好了基础。
从当年6月份开始,东坪镇拉开了工程项目大会战的序幕。在工程质量上,他们严格按照各项既定标准施工,并瞄准争创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目标,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施工,严格按照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很快,万亩优质绿色小麦标准示范项目在原来的荒山坡上建成了。项目涉及16个村,受益人口10758人。质量技监局帮助建立的各项标准在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劈山开岭按标准整修生产路24公里,新建标准扬水站5处,新建和维修容水2.5万立方米标准水池56个,开挖标准沟渠24公里。另外,打机井,建闸阀室,铺设PE管道,架设配套输变电线路……各项工程全部按标准化规范施工。地堰、示范园、涵洞、农灌配电室、沿路林网建设也全都严格按标准施工。据当地政府估算,整个项目区农民年纯收入可增加46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27元。
实施万亩农业标准示范项目开发,不但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更拉动了东坪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依托万亩优质绿色小麦农业标准示范项目,东坪镇先后注册了孟子山牌绿色小麦、绿色石磨面粉、绿色石磨挂面以及绿色玉米和绿色玉米粉等,并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其中淄博锦波石磨面粉有限公司年产绿色面粉4500吨,仅此一项,就让农民比种植同等面积小麦、玉米分别增收30%和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