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省份,每年都有上千亿美元的商品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确保消费者安全,维护江苏出口产品质量信誉,江苏检验检疫局不断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检验检疫队伍的素质,建立完善出口产品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提升了“江苏制造”质量水平,让“江苏制造”成为可信赖的代名词。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对出口食品实施监管,江苏检验检疫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强化源头监管。引入GPS定位系统加强基地备案管理,有效杜绝了虚报、重复申报等现象的发生,确保生产食品的每一原料都来自备案基地。积极推广“出口产品关键点环节实施监管软件”,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实时监管。在出口大闸蟹监管中,成功应用二维码-移动技术,实现对大闸蟹从养殖到出口的全过程监管。香港首批抽检的74个检测项目的结果全部合格,促进了江苏省螃蟹的顺利出口。
其次,加大了对出口食品的监管力度。对出口食品实现了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对全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确保可追溯。
第三,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确保进口国要求项目做得了,有毒有害物质检的出。积极探索检测新技术,密切注意国外检测动态,加快国际检测方法和资料的收集,积极研究达到国外检测要求的新方法、新技术,特别是在出口检测量较大的情况下,注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的灵敏度,为江苏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2007年江苏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因农药残留超标而被外方退货。
四是全面提高认证监管有效性。评审和企业年度注册监督检查发现不合格问题2783项,审核不予注册企业15家,注销企业18家;结合专项整治,共计暂停食品企业20家,注销48家;限期整改出口蔬菜、水产品、蜂产品、茶叶、冻乳猪等备案基地105个,暂停两个,取消47个。
江苏局切实强化影响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玩具、小家电、电池、陶瓷等重点敏感商品的检验监管。首创出口玩具“首件鉴定认可+过程监管”模式,对油漆油墨等关键原辅材料供货方和外加工点实行了备案管理,对企业使用各类添加剂施行申报制度,加强了新特性材料和安全项目的检测分析。仅2007年出口玩具安全项目检测8213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不合格1209批;对玩具油漆、油墨等敏感原料检测276批,不合格17批。在专项整治中,在全国率先与企业签订“出口玩具质量安全承诺书”。出口陶瓷一直是江苏的传统特色产品,江苏局积极帮助陶瓷生产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派出工作人员为企业进行标准的系统培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导编写质量体系文件,并督促企业按体系要求组织有效实施,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和完善了企业产品的标准化体系、产品检测体系和计量设备控制体系,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保证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口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监控,江苏省输美陶瓷连续10年未发生因质量问题引起退货索赔。
与此同时,江苏局不断加强目录外商品的检验监管。对全省6113家目录外商品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初步建立了基本情况数据库。对儿童服装、医疗器械、户外灯具等320家企业生产的28种、429批目录外商品实施了监督抽检。限期整改玩具企业137家,暂停37家,注销50家,暂停机电产品生产企业12家。
江苏局借在全国开展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东风,积极探索出口产品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了诚信管理体系研究。在组织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加强企业诚信规范引导,综合分析企业的静态资料和动态履约状况,合理划分诚信等级,初步建立了包括诚信公告发布、诚信评级项目标准设定等内容的诚信信息管理系统。
二是形成了预警通报和部门合作联动新机制。建立了“国外信息专报”网络信息员队伍,及时收集国外政府、技术机构、媒体关于我国商品质量、疫情等方面的最新信息,提高了防范和应对能力。2007年,江苏局密切关注输美养殖水产品相关信息,确保江苏输美水产品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问题。加强与海关、外经贸、工商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互通共享企业档案、诚信记录等信息,建立了联合执法新机制。
三是强化了检验检疫监管模式风险评估、目录外商品监管模式研究。按业务类别对现有模式逐一组织安全评估,全面查找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规避模式风险。
在加强对出口企业监管的同时,江苏局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和技术服务,确保企业及时了解国外的最新技术标准。又加强对欧盟邻苯二甲酸盐新指令、能耗EUP指令以及欧盟REACH法规方面的跟踪研究,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与培训,共受理咨询900多人次,培训企业200多家、400余人。多次举办出口蔬菜种植基地植保员、出口蜂产品企业备案蜂农和养蜂技术员、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和备案养殖场培训班,共有近400名企业和基地的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同时,还为企业举办了六西格玛管理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品牌管理、SA8000体系、现场质量管理等系列专题培训,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在此基础上,江苏局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深入开展“检企牵手”行动,新增加扶持企业128家,总数达240家。一类企业新增27家,达284家,名列全国系统前茅。积极推进出口免验工作,新增免验企业9家,免验数达19家,位居全国系统第一。其中3家首开全省农产品企业免验先河,带动了全省20多亿美元木制品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引导企业诚信自律,签订检企质量诚信协议800多份。大力扶持泥鳅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出口,去年,全省泥鳅出口达5500吨,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