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内地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活猪出栏量严重下降,但惠州检验检疫局监管辖区内供港澳活猪却达6157批次、27万多头,同比增长4%——
广东省惠州市是港澳地区最大的活猪供应基地,作为供港澳活猪检验检疫工作的主管部门,惠州检验检疫局负责监管辖区内供港澳活猪注册饲养场18家,存栏量近50万头,2007年出口活猪6157批次、27万多头,同比增长4%,出口量超出广东省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2007年内地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在活猪出栏量严重下降,价格飙升的不利形势下取得如此业绩,凝聚着惠州检验检疫人的辛劳与汗水。
专项整治确保质量安全
从去年6月起,惠州检验检疫局严格按照广东检验检疫局及上级有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要求和工作部署,采取积极的措施,以“查、治、管、扶、建”为工作主线,组织开展对辖区内所有供港澳活猪注册饲养场的专项自查、督察和整治行动。一是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文件,确保每个饲养场免疫、防疫、用药、消毒、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等制度齐全,同时具备废弃物、废水的处理条件。二是检查质量控制落实情况,检查各饲养场的基本情况是否符合《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动物卫生基本要求》,是否能够按要求填写监管手册,是否按要求做好药物的购买、储存和使用等相关生产记录,重点还检查每个饲养场是否存放和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药物、激素和其他饲料添加剂,同时确保各饲养场的存栏量和种猪规模能够满足出口要求,所使用的预混料等成品饲料均来自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生产企业。三是检查电子监管实施情况,确保4家试点电子监管系统和1家试点供港活猪电子耳标系统的活猪饲养场能够正常运行。
日常监管严防疫情疫病
惠州供港饲养场分布面广点散、交通不便,面对困难惠州局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对各个饲养场每月最少下场一次监管的要求,深入场区认真检查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免疫防疫、药物使用、饲料和添加剂使用、种猪引进、病死猪和废弃物处理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相关记录,对发现问题的及时监督落实整改。同时,加强宣传工作,使饲养场牢牢树立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使之能够主动配合相关工作,及时反馈疫情疫病等有关信息。
为加强药物残留检测和监控,严防发生疫情疫病,惠州局检验检疫人员每月到各个饲养场随机抽取尿样,委托实验室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氯霉素、沙丁胺醇、链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药物进行检测,确保供港澳活猪质量安全卫生,也为供港澳冰鲜、冷冻猪肉把好源头关。
电子监管确保活猪质量
由于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扩散、饲料价格上升等因素影响,去年内地活猪价格持续上涨,供港澳活猪面临严峻考验。作为供港澳活猪的大后方,惠州检验检疫局顾全大局,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供港澳活猪数量、质量的稳定。如辖区内的国家储备猪基地深圳种猪场二场(GD230)连续接到7次紧急供港任务,该局接到通知后,立即抽调人手,下场对供港猪进行临床检疫、抽样检测和现场监装,加班加点受理报检出证,确保紧急供港活猪的卫生质量,该场最高峰一天紧急供港活猪达24批1032头。
目前,惠州局辖区4家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安装试点电子监管系统运行良好,2008年将对其他14家已签约的饲养场推广实施。在监管的18家供港澳活猪饲养场均已签约电子监管视频监控系统中,已有11家安装完毕且运行正常,其他饲养场的定点和安装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