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显著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山东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在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在山东省7大矿业集团中,新矿、枣矿等都具有百年开采历史,只有兖矿是上世纪90年代后建成投产的,资源条件最好,节能减排压力较轻。但是,这7大矿业集团都非常重视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新矿集团还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延伸了煤炭产业链条,使煤炭企业实现了多元发展,而且促进了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近年来,山东省以实施资源转换战略为指针,建设并形成了以“煤”为主、以“煤炭开采、煤泥水治理、热电工程、余热发电、矸石制砖、煤变气(甲醇等)、盐化工、矸石充填、土地复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以煤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源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山东省已建成综合利用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93.59万千瓦,煤矸石水泥产能808万吨、制砖4.85亿标准块。一批煤矿以电力为依托,开发建设了电解铝、冶金、盐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项目。全省煤矿当年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煤矸石利用率达到96.5%,矿井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2.9%,洗煤水全部实现了闭路循环。

  通过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目前,全省煤矿洗煤能力达到6650万吨,2006年洗精煤产量达到3879万吨,原煤入洗比重达到42%。焦炭产能达到500万吨,水煤浆制备能力达到100万吨,兖矿煤化工已形成合成氨62万吨、甲醇112万吨、醋酸20万吨、焦炭217万吨能力,新矿地下煤炭气化年产气量达到1.46亿立方米。

  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矿井水循环利用、矸石充填开采取得新突破。全省大中型矿井已全部建设了污水和矿井水处理厂,实现了矿井水100%达标排放,循环利用率达到50%以上。一批煤矿对矿井排放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实现矿井水矿区内循环利用或外供工业化利用,矿井水热能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在矸石充填和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煤矿实现了矸石不上井或地面矸石下井回填,减少了地面煤矸石堆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以矿区工业园区发展为载体,循环经济综合优势明显增强。建设了一批以煤矿或矿区为中心的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了煤与非煤协调发展。如新矿集团建成了新汶、华丰-大汶口、莱芜、龙固4个循环经济园区,他们利用近两年的时间,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加上员工的不断探索,在4个园区内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态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正逐步向着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目标前进,通过产业、企业间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产品或废物循环链。

  “以煤为主,多元发展。”山东省属煤炭企业全年投入非煤发展资金32亿元,新上大型项目22个,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和能够起替代支撑作用的骨干产业陆续建成投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矿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优先发展非煤产业,不断拓展非煤发展领域,非煤销售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72%。兖矿集团充分利用矿区及周边的高硫煤资源,规划建设了煤气化及多联产为主线的鲁南化工园区,每年将消耗高硫煤资源1800万吨。滕州辰龙集团在稳步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拉长产业链条,投资建设较大规模的煤化工项目,成为地方煤矿发展非煤产业新的亮点。

  2007年,山东省煤矿非煤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利润25亿元,分别增长32.8%和28.8%,省属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已上升到53%,非煤从业人员达到18万,占全部职工的70%以上。这些优势产业和项目,既解决了产业合理布局问题,又解决了富余人员安置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