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手机器件进一步标准化 不存管制真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2007年,手机生产核准制的变化导致手机生产进入的门槛降低。何主任认为,发改委原有的手机市场准入审批是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立项审批的第一道手续,应该说,当时技术和市场都不是很成熟,发改委的这项审批保证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防止过分投资、形成有效竞争等方面成效显著,是对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

  现在,随着手机终端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日益成熟,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扩散明显,形成了充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客观上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但是,市场放开后,原来的门槛没有了,如何应对新的环境是业界所面临的一个困惑。众所周知,除发改委立项审批之外,相关设备厂商还需要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这项制度是国务院发布的《电信条例》中所明确规定的,所以,手机行业不会形成管理制度的“真空”。该许可证作为一道防线,属于行政审批,与一般的产品认证不同,可以有效保证我国通信网络的畅通、安全以及电信设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IP电话为何还不发“准生证”

  现在消费者都比较关心IP电话的发展和应用,虽然IP电话目前已基本达到应用要求,但仍未发布进网许可。对此,何主任表示,从进网许可制度本身来看,现在的IP电话在保证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比如IP网络主叫号码的传送尚无法完全保证真实和可靠,存在信息安全隐患。近日,《北京晚报》刊登了一篇“手机变号专骗二手车买主”的新闻报道,作案手法就是借助IP电话的相关功能进行诈骗,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伤害。

  “IP终端电话的可靠性以及信息安全保障有待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我相信以后IP电话将逐步放开管制。”何主任强调说。

  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行业自律

  对于未来新的管理方式,何主任分析,在取消生产核准制后,2008年贴牌机将会大大减少。此外,随着经营风险的增大,“黑手机”从业者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向生产品牌机,因此,总体上生产品牌机的厂家会增加,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但是,由于竞争参与者自律性比较差,过度的市场竞争可能会导致更多企业以非理性方式加入,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企业为了挤进这个市场,采用低价倾销办法,这会导致价格体系的混乱。而追求过低的价格又会鼓励偷工减料等投机行为,从而可能导致整个手机产业的毁灭。何主任指出,只有合理的利润水平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从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自律制度,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

  统一充电器标准颁布具有划时代意义

  2007年6月14日,手机充电器标准作为进网许可的要求强制实施。新的手机型号要获得进网资格,必须符合统一的充电器标准,而以往销售的手机充电器则不属于这个标准的实行范围。

  “统一充电器标准的颁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何主任如是评价,“这个标准推行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至少几百种型号的充电器采用了这个标准。预计2008年,会有更多符合这个标准的新型充电器进入市场,消费者可以感受到采用统一充电器标准所带来的好处。”

    何主任还强调,充电器采用统一的接口是基于长远考虑,将来的手机都是多功能的,可与电脑相连,连接线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将来我们还可以将连接手机的端口进一步标准化。在手机充电标准化方面,这种“断开”的充电模式是一种创新,具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实际效用,并且有可能引发国外同类产品也采用该标准。

    耳机和电话本也将推行新标准

  针对近期将会出台的一系列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新标准,何主任表示,下一阶段首先会考虑手机耳机通用接口标准的制定。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和MP3耳机密封性很好,如果播放音量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人的听力,甚至会产生永久性损伤。国际上很多国家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关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手机音量和播放频率在设备设计和生产环节进行控制,我国也在做相关标准的起草工作。此外,泰尔实验室正在制定手机电话本标准,希望通过标准来确立统一的手机数据格式和转移方法。

  安全性从标准做起

  对于消费者十分关心的手机辐射问题,何主任说:“我国标准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泰尔实验室进行了手机辐射限值(SAR)实验,测试了手机对人的辐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一种热效应,与离子辐射伤害的性质不一样。可以这么认为,手机辐射会导致人体组织局部温度的升高,但影响的程度还不能准确测定。其实广大消费者不需要担心,因为凡是获得我国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的产品都经过了手机辐射限值检测。”

  另外,2007年曾经有关于手机电池爆炸的报道,我国和韩国都发生了因手机电池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如何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来更好地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也是消费者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何主任做了耐心的解释:“现在手机使用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与镍铬电池相比具有容量大、使用过程中没有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但同时,锂离子电池也存在稳定性较差等缺陷,虽然在设计环节已经做了很多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现有技术手段还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宋军杰 来源:通信世界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