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08年中国制造的罪与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导致“中国制造”陷入两难境地的无非有两大因素: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当美国“次级债危机”和国际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涨的影响像病毒一样蔓延至全球时,“中国制造”也没法幸免。

  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上人为散布的“中国商品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

  总体来说,2008年外贸趋势仍然向好,因为世界经济已连续六年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速平稳。但一些不稳定因素会挑战“中国制造”。

  内部影响因素(主导因素):2007年的“高压”政策效果在2008年将进一步显现。2007年国内密集出台了控制出口过快增长和调整外贸结构的政策,使得企业出口受限;2008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将加快,各方面生产要素成本逐步提高,都将透支企业利润。

  外部影响因素: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导致的美国消费市场的疲软迹象在2008年仍将持续,“中国制造”的出口将面临订单减少、利润缩水的危险。国际市场能源、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价格高涨等,增加了中国制造业成本。

  导致结果: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增速减小。

  中国制造企业面临国际订单加速转移的窘境,国际采购商开始缩减在中国的采购,向印度、越南、泰国、尼泊尔等成本更低廉的市场转移。

  数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预测,2008年中国外贸顺差将超过3000亿美元。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的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达到3950亿美元。虽有增长相比往年增速变小(增幅约20%)。(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超2500亿美元,增速达40%。)

  贸易摩擦焦点:2005年为纺织品;2006年为鞋;2007、2008两年则是钢铁。

作者:徐昙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