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着理科教育背景的新闻工作者,一直以来,我对于科技的力量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愫。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支以技术为监督手段,以质量为监督任务的队伍而言,科技对于质监系统同样可以起到“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去年11月21日至26日,我作为特派记者赴山东采写专项整治报道期间,切身感受到了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给山东质监系统带来的“第一动力”。
山东质监人将2007年称为全系统的“科技提升年”。他们从硬件设备到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力求达到以现代化科技手段来武装队伍的目的。具体而言,在硬件建设方面,着重做好视频监管车、视频摄像头、PDA(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监测工具的配备以及实验室建设和检测仪器的配置;在信息化方面,则着重建设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山东金质区域监管信息系统和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联合组成的一个信息化产品质量安全电子监管网络,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三位一体”质量电子监管网络。同时,他们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承担了3项国家863科研项目,推出首席检测师制度,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记得上学时,一位学计算机的同学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攻读研究生期间,其导师接到一个项目,就是对全省的电表收费系统进行改革,要求编写一个程序,实现电表的计量自动化,这样就省去了以前依靠人工抄表的落后方式。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导师就让他来编写这个程序,交工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个简单的改革给这个行业原有的从业人员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法。在山东省不遗余力地追求科技强兵的时候,我看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它让质监系统工作人员的质量监督工作更加轻松简单、技术监督手段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