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广州市质监局获悉,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广州市已经基本完成国务院规定的专项整治目标任务,即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餐饮消费、药品、猪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八大任务、12个100%、20个量化指标基本实现。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协管队员成"羊城暗哨"
据《信息时报》报道,自8月23日国务院决定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广州市质监、工商部门组织了2000多家企业负责人和1000多户批发市场经营业主学习国务院《特别规定》,增强广大生产企业、经营户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同时,还发挥了3900人的协管员队伍"知情报情、协查协管"的作用,建立起一张严密的监管网。
据悉,专项整治中职能部门查处取缔的窝点60%以上是由协管员和基层组织提供线索的,协管员队伍成为打假治劣的"羊城暗哨"。
监管农产品生产源头
据了解,市质监部门把稽查力量放在白云、天河等重点区域,有力打击了各类无证照生产黑窝点;市工商部门加强生猪交易市场的监管,扣查私宰肉品120多吨,按猪肉供应应急预案,成功处理了天河汇新街市等8个市场猪肉零售业户停业事件;市卫生局大力整治中小饮食店档,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卫生许可证"亮证率"、量化分级标牌"亮牌率"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培训证的"持证率"明显提高。
广州市已初步建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监管链条。市农业局健全农产品安全溯源制度,对检测不合格的农产品追根溯源,近期的蔬菜农药残留、生猪瘦肉精、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源头的有效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