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汕头产品争取标准制定话语权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蒂花之秀”、“潮宏基”、“凯撒”、“宜华yihua”、“金万年”……这一个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汕头品牌产品,在2007年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中“金榜题名”,这是汕头实施名牌战略再度传来的捷报。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培育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争创名牌,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汕头产品畅销国内、走出国门,承担参与起代表行业领域最高水平的标准制定,不仅将“汕货”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更努力实现着从“汕头制造”到“汕头创造”的新飞跃。

 “摘金夺银”创名牌走在全省前列

 名牌是高质量和综合经济优势的象征,代表一个地区的实力和形象,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现代商业竞争,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之争,谁能拥有“金字招牌”,谁就能站在价值链的顶端,获得丰厚的品牌附加值,“卖得快、卖得贵、卖得久”。

 我市将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制定奖励办法、出台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创名牌做好服务。从2004年汕头4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我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以来,汕头企业创名牌意识不断增强,在各项评选中“摘金夺银”,不断赢得殊荣。

 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26个、“广东名牌产品”59个、“中国驰名商标”10件、“省著名商标”131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数均居全省地级市前列。今年汕头市潮南区广东威豹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还被省质监局授予“广东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涉及化妆品、珠宝首饰、毛织等多个行业,这标志着“汕货”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以质量为生命是品牌核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创名牌使汕头企业深刻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使汕头优秀产品为百姓所广泛认可,在行业竞争中取得了优势。

 在化妆品行业,我市有国家免检产品企业5家,广东省名牌产品企业4家,拥有“蒂花之秀”、“拉芳”、“飘影”、“蕾琪”、“友情”等一批知名品牌。又如玩具行业,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奥迪、骅威全部在澄海区;全省可记录光盘CD R名牌产品全部由潮阳区企业获得;服装行业有凯撒皮衣、曼妮芬文胸等2个中国名牌产品,有发运、鸿泰、群发、雄业品牌毛衫,今尚儿、奥丝蓝黛、新一系、美标品牌内衣,拉比、蛐蛐品牌童装等10个广东省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有效地激励了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据统计,我市41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31项,外观专利1114项。

 拥有名牌如同拥有市场的“开山神斧”。群众对品牌产品更为信赖,用得更放心,创名牌提高了汕头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如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线电缆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后,年销售额递增约20%,2006年企业的销售额达到20亿元,产品也开始进入欧美市场。名牌产品还成为拉动汕头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06年我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总销售额、工业总产值、税利总额和出口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3.2%、26.5%、22.2%、3.2%。名牌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支撑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汕头创造”在国内外舞台展现魅力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谁掌握了标准制定,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一个企业能承担地方、国家甚至国际标准的制定,无疑证明了其在该领域的最高水准。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效显著。2002年至2007年,我市共有19家企事业单位承担(或参与)32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如在玩具行业,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参与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澄海美嘉欣塑胶玩具有限公司、汕头恒泰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参与制定了《电玩具安全》国家标准。

  从“汕头制造”到“汕头创造”,越来越多的汕头企业撑起了代言“国字号”产品的大旗。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今承担和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国家规范达到12项。公司负责标准工作的工艺技术部经理吴从真对记者说:“我们正是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参与标准的制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今年,金刚玻璃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先后中标北京“鸟巢”项目和国家会议中心两个奥运重点工程,并承接日本标志工程“蚕茧”项目特种玻璃供应。像金刚玻璃这样的汕头产品正走上国内乃至国际“舞台”展示风采魅力。

 我市不仅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争取更多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还动员和组织有关单位申报承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目前我市共有14家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在2007年7月26日公示的第二批拟筹建的全国专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名单中,广东曼妮芬服装有限公司和汕头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分别成为相关行业工作组秘书处承担单位。

 农业标准化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亿元

 一颗三棱橄榄最高卖到8.6万元;“绍河珍珠”价格是市面上普通淡水珍珠的6倍;荔枝出口后0.5公斤的价格从1元多人民币升到2美元……汕头农业标准化工作同样走在全省的前列,带动了汕头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使品牌农产品身价倍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增效。

 目前,我市已制定市级农业地方标准139项,基本涵盖汕头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环节,初步建立起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相互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全市共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8个、市级22个),省级实施标准化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示范项目1个。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农业生产面积累计约5000公顷,达到本地同种或同类产品种植或养殖面积的40%以上;累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亿元。

 我市还选择部分集群产业,制定、出台“企业标准范本”,规范企业生产管理行为,特别是针对我市食品加工行业,组织起草了《麦片类制品》、《蜜饯》、《糊粉类制品》、《食用葡萄糖粉》、《固体饮料》、《酱腌菜制品》等“企业标准范本”,并引导企业将“企业标准范本”转化为企业产品标准,按统一标准组织生产。同时,以采标工作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我市已有206家企业的319项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作者:李凯 来源:大华网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