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宜兴检验检疫局获悉,自1999年国家质检总局与美国FDA签署“关于对美出口日用陶瓷问题谅解备忘录”开始的美国FDA官方网站公布中国产输美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超标记录至今已达30多条,江苏省最大的陶瓷出口产地宜兴的输美日用陶瓷连续保持超标“零记录”,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争得了光荣。
陶瓷作为宜兴市特色产品和拳头出口商品,一直是宜兴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宜兴出口陶瓷质量,维护宜兴出口陶瓷的国际声誉,宜兴局严格执行上级局下发的各项检验监管工作规定,并结合本地出口陶瓷制品的特点,采取了多项具体的检验监管措施,推动了出口陶瓷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了宜兴出口陶瓷产品质量的稳定。
宜兴局制定了《出口日用陶瓷检验检测规定》,加强对出口日用陶瓷制品理化性能的检测管理。有实验室的企业,对实验室检测人员实施全员培训,经技能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检测;对企业实验室软硬件每季度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与局陶瓷实验室进行比对测试。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出口陶瓷均委托局陶瓷实验室检测,强化了对出口日用陶瓷产品质量的把关力度。今年1至8月出口日用陶瓷报检批次为1419批,全市有30家企业的481批6500多件日用陶瓷样品委托宜兴局陶瓷实验室进行检测,其中检出8批样品(含试制新品)铅溶出量超标,切实防止了不合格陶瓷制品流出国门。
在把好检测关的同时,宜兴局做到服务前移。一是积极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出口日用陶瓷注册证质量许可证和输美日用陶瓷认证监管工作。该局积极为申请出口质量许可证和输美认证的企业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宜兴市出口陶瓷生产企业中已有15家通过了ISO9000认证。根据检查情况对获证企业实行动态管理,近年来,共有4家出口陶瓷企业被吊销了质量许可证,超过了获证企业总数的10%。二是把技术指导融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素质。在宜兴市政府出台技术革新优惠政策后,宜兴局引导和督促广大陶瓷出口企业实施技术革新,帮助100多家出口陶瓷生产企业完成了关键工艺革新、燃料更新、釉料配方工艺调整三个方面的技术改造,较好地解决了铅溶出量超标问题。
目前宜兴市出口陶瓷制品主要包括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和建筑陶瓷三个品种,全年报检批次已接近7000批,宜兴局根据出口陶瓷制品的风险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陶瓷制品实施了分级管理,确保对出口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有效监控。
“百日质量风暴”行动开展以来,宜兴局在分析出口陶瓷企业自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出口陶瓷包装的指导工作和对国外进口陶瓷有关规定的收集和宣传。针对14家出口日用陶瓷企业质量许可证到期,在提前三个月向企业发出预警通知后,对到期没有及时提交许可证复审申请材料的4家企业,立即停止出口日用陶瓷报检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