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这里山地贫瘠,信息不畅,国家怎么扶持也很难脱贫。现在,承德检验检疫局手把手地帮助我们种植错季蔬菜,我们这些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农民真的看到了‘小康’的希望,尝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给我们带来的甜头”。这是近日记者在承德蔬菜基地采访时,菜农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今年承德检验检疫局按照河北局确定的“服务沿海强省、建设沿海强局”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承德实际,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成功打出了多套组合拳,帮助当地政府有效地调整了种植业结构,促进了农业大发展。为此,当地政府称他们“为承德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农民们则称他们为“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找准突破口 争取大作为
今年,承德局新班子组建后,正值河北局“建设沿海强局、服务沿海强省”的起步加速阶段。为尽快找到服务承德经济的突破口,承德局班子成员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在认真做好调研并征得有关方面的详细论证后,根据承德独特的山地气候、温度、环境和无公害、无污染、温差大等优势,大胆提出帮助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错季蔬菜,蔬菜、板栗深加工等农产品,努力打造承德绿色食品源。为促其快速发展,他们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多条激励措施:实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事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现在的6人,派出专人到北京、石家庄等地学习并掌握了相关的检测技术,促进承德农业大发展,打造承德绿色食品源这一主题更趋规范化、制度化,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闯出一条新途径。
积极引导帮扶 促使产业升级
承德蔬菜为错季蔬菜,当我国东南部和日、韩等国市场缺少蔬菜时,正值承德蔬菜全面上市之日。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承德农民种植的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多为自给自足。为帮助当地农民快速发展绿色食品源,承德局根据当地实情,大胆提出“不仅要搞原料基地,还要搞相互配套的大农业、大蔬菜、大绿色食品加工业”的思路。为此,他们及时打出了2套组合拳:一是高标准推进公司+基地+标准化规模种植模式。其中,今年一年就帮助农民实施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10000多亩。预计,今年出口蔬菜将达到8000吨,农民收入比往年高出3倍以上。二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蔬菜加工企业。为促其快速发展、少走弯路,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目标,承德局把该公司的建设项目作为“一把手”扶持工程,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在公司建设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了多种技术难题,他们还按照国际标准,从图纸设计、设备引进、工艺流程、生产线布局等实施全程跟踪指导。
据悉,近年来,承德局共帮助当地新上了10家蔬菜加工企业,他们生产的保鲜蔬菜也都达到了绿色食品级标准,较好地解决了本地蔬菜外地销,本地优势外地赚等弊端。
此外,今年承德局还在板栗、食用菌产区指导帮助新建了2家板栗、10多家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其中,以“森源”、“润龙”、“乾岁”、“三棵树”冠名的混合、调味、清水、油浸等多种口味的罐头产品早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隆、宽城的深加工、小包装栗仁与鲜板栗出口比,每吨最少增加利润5倍以上。目前,2家板栗深加工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争取今年加工出口小包装栗仁1000多吨,创汇300万美元。
推进标准化 构筑安全线
近年来,承德局针对国外“绿色壁垒”高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日益引起各国高度重视等实际,在进一步强化检验检疫把关的同时,先后为本辖区内的食品农产品等敏感商品出口分别上了五道安全防线。一是灌输先进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尽快获证。检验检疫人员经常利用下厂验货和企业闲暇季节,主动登门宣讲ISO9000、HACCP、SSOP、GLP、GMP等相关知识,积极引导企业要想长期占领国际市场,唯有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体系文件。经检验检疫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承德所有农产品食品加工出口企业都获得了国内外相关组织的认证认可;二是实施“四统一”,延长“追溯链”。即保证种子、农药、化肥、标准的统一使用。通过各项记录和批次管理制度,保证最终产品的可追溯性;三是把好备案基地的准入门槛,对那些制度不健全不改进、农药使用管理混乱、出口数量超出基地实际产量的违规企业坚决取消备案资格。四是每年开工前,检验检疫人员除按照最新国际标准对蔬菜、板栗、食用菌等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认真培训外,还从车间布局、工艺流程、物流走向、卫生操作规程、车间卫生控制、关键加工点监控、人员卫生素质培养等软硬件建设入手,对企业员工进行标准化生产、操作及安全卫生知识再检查、再培训,对所有生产线和关键控制工序等重点监控部位进行全面监管查验和改进调整;五是深入产地调研,严把源头质量关。每年农产品食品原料收获前,承德局都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原料产区,分别就农药使用情况、有无违禁药品等进行实地检测,为企业防范风险,科学收购、加工提供依据。
采访中,企业经理和农民谈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时都说:“要不是承德局为我们及时洗脑,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地跨入现代企业行列,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卫检科长黄冬磊,过去,人们怕他来,总是想方设法躲着他走。现在,人们盼他来,因为跟他能够学到最新的质量标准,能够发现问题,还能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