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我认为,文化是检验检疫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服务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问责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信用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切实把握好服务与文化、服务与问责、服务与信用的辩证关系,扎实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检验检疫。
优化行业风气 升华服务理念
行业风气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行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检验检疫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队伍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增强全员大局意识、执法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强化知恩意识、知足意识、知责意识,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工作中实践“更快、更亲、更严”的工作追求,“效率、亲切、严格”的工作信念和“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等。强化“以企业为主”、“客户导向”的理念,着力建设服务型机关,积极秉承“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力争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得更好。综合运用“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民主评议行风”和“诚信口岸建设”等多种创建载体,将文明创建荣誉当成特殊品牌进行维护和经营。
提升机关品位 培植文化厚土
检验检疫文化包含着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文化生活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应当把准确提炼出既有检验检疫工作特点又有各地特色的检验检疫文化理念,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着眼长远,厚积薄发。
以检验检疫和谐文化建设为主题,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创建先锋党组织为动力,扩大文化建设与检验检疫业务的结合点,唱响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主旋律。要丰富文化建设内容,搞好文化建设的手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应用形象设计等先进的理论,实施文化上墙上网计划,全方位展示机关文化,使干部职工时刻置身于健康、高雅、温馨的文化环境中。要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横向纵向交流,借鉴各种好的做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做好文化建设大文章。
提升执政能力 树立问责精神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自励精神。在席卷全国的质量风暴中,问责已成为一条重要的法则。摆在今后检验检疫部门面前的保国安民任务必将更加繁重,检验检疫业务必将持续增长。
我们要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在落实问责制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积极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建立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健全一线执法奖励机制、科研激励机制、争先创优表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创业热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的技术潜力得以充分挖掘,让推动检验检疫事业进步的知识财富得以充分涌流。始终把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实行领导、工作、责任三到位。
打造和谐国门 完善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质量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重要的涉外经济职能部门之一,检验检疫既要营造一个内部和谐的机关环境,忠实履行依法行政职能,也要主动承担一部分教化社会的功能。
我们要向社会广泛开展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质量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营造全民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下大决心,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完善质量信用体系。一是不断增强全社会质量诚信意识,二是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深入研究建立推进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三是依法惩戒质量失信行为。建立质量违法“黑名单”制度,对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和机构,一律不得再行开展相关经营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退出市场。
厦门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