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9月中下旬,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共对辖区内37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了劝退制度,进行停产、转产或搬迁处理,占原有企业数三成。同时,通过帮扶一大批相关企业整改提高,借力街道办的安全巡查制度打击非法窝点,建立长效机制,促进行业整体升级,以适应城市崛起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新要求。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的老城区,一批老、小、弱食品企业改造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安全生产标准逐步滞后于城市生活发展,食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开始显现,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也难以提升。罗湖质量技监分局在充分调研摸底之后,提出了劝退与帮扶两手抓的全新思路,对整改无望达标的企业实行劝退,对整改后短期有望达标或难度较大的企业给予帮扶,刚柔相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增强企业与行业竞争力。
据了解,罗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既涌现出了金威啤酒、安琪月饼等一批名牌,也有些企业的周边环境差,生产车间多数在居民区与老工业厂房的混杂区域;有些企业生产模式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还有些企业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操作规范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针对这一实际现状,罗湖质量技监分局以企业年审换证为抓手,对辖区内原有107家食品生产企业“过筛子”督查整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罗湖区共有37家食品生产企业被强制退出食品市场,并按规定予以注销。在帮扶的过程中,为减轻企业负担,该分局通过约见企业负责人、现场指导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动态掌握检查施工进度,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深圳爽又爽桂林米粉厂设在梧桐山下的坑背村,生产环境条件不达标。罗湖质量技监分局便耐心约该企业负责人谈话,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拖延敷衍,在多次督促无果的情况下强制对其查封停产,并提出了阶段性整改要求与建议。最终,厂方变约束压力为发展动力,现已投入资金开始主动整改,验收合格后即可复产。据初步统计,罗湖区食品加工企业近期投入原址改造和异地搬迁的资金达390多万元,企业新增检验人员约30名,58家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完善。整治完成后,该区对食品生产行业的量化考核分数提高了11.5分,生产样品抽查合格率也提高为90.6%。
记者了解到,深圳大嘉华食品有限公司也是这次整改的受益者之一,中秋节前夕,该公司的月饼订单业务比往年同期有了大幅提高。尝到甜头后,许多企业投入改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自觉改善生产条件,紧跟时代要求谋发展。
在对企业实行严格监管的同时,罗湖质量技监分局对完全不具备食品生产条件和资格的小作坊、黑作坊、流动窝点给予了坚决取缔。该分局负责人介绍,罗湖辖区内人口密度与流动性非常大,使得一些不合格食品容易找到市场。加上有些食品生产条件与工序简便,安个灶架口锅就可开工,而且隐匿于城中村、出租屋内,打击起来往往是猫捉老鼠。对此,罗湖质量技监分局发挥各街道办的安全巡查员、出租屋管理员的监管优势,一接到举报就快速出击,探索建立起协作共管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