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经贸委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不断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开展"质量建设年"等活动,通过开展ISO系列、HACCP和FDA等认证,推广标准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农字号的产品质量。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农字号产品质量,青岛市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和加工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联合山东省商检局、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质量管理、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等系列培训班,组织大企业加强了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残留限量的研究,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业监督抽检制度,定期发布抽检商品质量信息,推动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检测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粮油、果蔬、畜禽、水产四大优势农产品加工行业中,有251家企业通过ISO系列、HACCP和其他认证,占规模以上企业的53.9%。通过开展认证活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2006年全部认证企业中技术研发费已占销售收入的2.7%。有15家企业先后主持和参加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31项,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12项。
质量建设增强了岛城"农字号"的竞争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82亿元,增长16.2%,占全市出口总量的9.3%。六和、万福、东生和康大等龙头企业还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建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提高了青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