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脐橙自从2004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来,到目前为止,江西赣州全市水果年总产量100万吨,其中脐橙年产量63万吨。赣州已成为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大、年产量世界第三、全国第一的脐橙产区。
赣州市质量技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赣南脐橙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在30多年的发展中,该地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山地和气候优势,先后大力实施了“山上再造”、“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和“打造超百亿元产值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有60多万人通过种植脐橙摆脱贫困走向小康,676万农业人口人均果业收入达到272元。
赣南脐橙走向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离不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农业标准化战略。为此,赣州质量技监部门经过实地考察,因地制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对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进行调研,对特色农产品制定统一的种植标准、种植体系和技术规范,改变农产品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和无标准流通的状态。先后完成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第三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现启动了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申报,分别在信丰、赣县、于都、安远、瑞金、寻乌6个县申报了10个国家级示范区项目,初步建立了脐橙等农业地方标准。
为把赣南脐橙产业培植成超百亿元产值的产业集群,让它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打造出脐橙品牌,积极建立《赣南脐橙》国家标准势在必行。赣州质量技监部门在对脐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同时,参照无公害、绿色食品国家标准,修改并下发《国家脐橙》等8个标准,通过试用果园生草栽培、草皮护坡等有机栽培措施,申请建立了4个第一批出口脐橙基地。经过试点实验,该标准具备国家标准的条件和要求,于2006年8月5日,《赣南脐橙》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这标志着赣南脐橙这一品牌具有了国际知识产权,有了法律保障,提高了脐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围绕打造世界脐橙主产区目标,赣州统筹谋划脐橙种植业、生物农药和肥料生产业,果业机械、脐橙的加工、包装、运输业以及以脐橙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以组成一个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协调联动的产业群。以“猪、沼、果”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一批脐橙种植、生物农药和肥料生产、果业机械、脐橙加工、包装等龙头企业也相继落户赣州,建立了绿萌世韩有限公司、兴国小而大食品有限公司等名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带动了脐橙、茶叶、蜜橘、生猪、灰鹅等标准化种植、养殖,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格局,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较推行农业标准化之前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据了解,为了加大赣南脐橙的科技含量,提高水果产品的品质,赣州质量技监部门通过争取赣州市政府的支持,积极同农业高等院校合作,创建科技、生态果园。经过华中农业大学和赣州市各级果业科技工作者30多年来、几代人辛勤的劳动,“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悉,赣南脐橙栽种通过现代科技和标准化手段相结合,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果皮橙色,大而无核,色泽鲜艳,肉质脆嫩,甜酸适中,风味清香,素有“脐橙进房香满堂”之誉,扬名中外。而“朋娜”、“纽贺尔”、“纳福里娜”等5个脐橙品种被评为国优产品,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优质果品称号。从1983年起,赣州成为脐橙特供基地, 赣南的脐橙果品不仅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多数大中城市市场,摆上了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货架,牢牢占据国内脐橙消费的高端市场,还有近30%远销中国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俄罗斯、欧洲、中东、北美等国际市场。2006年,赣州本地直接出口3万余吨,外地间接出口15万多吨。
如今,赣州脐橙已成为赣州市一项支柱产业,在坚持以发展鲜食脐橙为主的前提下,将加快早、晚熟鲜食柑橘品种的发展,适度发展加工甜橙,逐步形成以脐橙为主,其他柑橘优良品种为补充的大果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产业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