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要求,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扎实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着力破解小作坊监管难题,实现食品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会议指出,全系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大力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年活动,全力以赴破解小作坊监管难题。
深入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努力提高生产源头产品质量。
要落实责任、重点整治,进一步加强后续监管工作。坚决落实巡查、回访、监督抽查等日常监管措施。对高风险食品、质量问题较多食品、曾被检出过问题的食品、质量事故多发地区和生产企业的食品进行经常性抽查。把粮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饮料等16类食品作为监控对象,重点监控非食品原料使用情况和容易被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组织几次声势较大的食品专项抽查和整治行动。
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
要强化溯源管理,进一步实施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加大对高风险食品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重点检查安全和卫生项目。对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食品一律实施快速召回。尤其对存在致病菌、化学性污染、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的食品,要坚决实施召回。
要加强食品实验室建设,提高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树立食品生产监管工作队伍的良好形象。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质量技监部门要增强做好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基本取缔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加大无证查处工作力度,采取果断措施,全面消除乳制品、饮料等重点产品的无证生产行为;研究制订配套措施,加大不合格食品召回工作力度;树立一批优秀企业、优质食品和优良品牌,起到典型示范、引导推动的作用;全面贯彻执行《甘肃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使小作坊整治工作在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