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质量共同体:一个好汉十个帮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从一个简单的司法案例,作者提出了质量共同体概念。按照作者的观点: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都是质量共同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供方、每一位顾客也都是质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他们共同分担风险,共同享受成功。

  质量已经不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事。许多企业都明白,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把各部门“捆绑”在一起,就能更好地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如何有效地打出“组合拳”,我们期待着你参与质量共同体的讨论。

——编 者


  从杂志上看到一件与法律有关的案例。案例说某单位的四位同事晚上去饭店消费,当吃饱喝足后,四人便开始打牌,当晚11点钟左右,甲某想回家,但其他服务人员都不在,饭店只有一人值班,却没有钥匙,甲某找来电线拴在桌子腿上,其他三人未能有效阻止甲某从四楼窗口拽住电线下楼,甲某不幸头部撞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妻子将事发现场的另外三位同事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被告三位同事分别不同程度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在审理中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就是指在特定环境下,某人处于困境,其他成员有保护的责任,对离开困境人员生命应负责。

  通过此案例,我想可以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引入质量共同体的概念,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现在的质量概念已经不断发展了,这也是人们对质量认识不断深入,由最初仅用于产品扩展到服务、过程、体系和组织以及以上几项的组合。质量概念由符合性质量发展到适用性质量最后到广义质量。对组织来说,质量一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提出了全员参与,也是说质量是与每位职工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部门都是质量共同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供方、每一位顾客也都是质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共同分担风险,共同享受成功。

  在组织内部,加强质量共同体概念的质量教育,使每一位员工认识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不仅是质量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位员工自己的事,这样,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间才能更好地合作,更和谐地合作,过程质量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提高。

  各个部门心存质量共同体,才能弱化本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把组织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各部门的合作才能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才能更有效、高效、和谐,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与沟通才能得到加强和完善。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在寻找改进方法时,相互关联的部门就会站在质量共同体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个部门有问题,其他相关部门在旁边看热闹或扯皮的现象。

  组织对各部门宣传贯彻质量共同体概念,使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责任部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关部门也从中学习到预防的方法,既确保了组织纠正措施的实施,又确保了预防措施的有效;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质量。

  质量共同体,提高了组织内部处理问题的效率,优化了组织的过程。同样在供应链中顾客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供方和组织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组织应搭建质量交流平台,运用质量共同体的思想,让顾客、供方和组织三方不断沟通,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作者单位: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质保处)

作者:李广亮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07月2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