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灌云县是江苏省重要的粮棉基地,棉花种植规模、产量位居全省前列。该县从2002年开始建设省级高品质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于2005年顺利通过验收。在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该县质量技监、农业部门制定实施了《高品质棉直播地膜栽培技术规程》和《棉花 高品质棉》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并积极推广应用长效包膜肥、降解地膜、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创新措施,减少了农田环境污染,有效提高了棉花品质。该项目实施后,已累计建设高品质棉田5万公顷,增效1.25亿元,农户户均年增收291.91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丰收。
在建设高品质棉示范区的基础上,2005年灌云县又成功申报了省级无公害甘薯示范区建设项目。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无公害甘薯示范区建设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县质量技监局、农业局共同起草制定的《无公害甘薯栽培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已申报省级审订。
同时甘薯生产加工的副产品可以作为饲料,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并形成大量的有机肥,又可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形成优化的生态循环系统,促进产品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鹅业养殖、加工、销售产业已成为灌云县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鹅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增收。
围绕做大做强鹅产业,灌云县质量技监部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引入鹅业养殖、加工等环节,并按照立足点要高、着力点要新、落脚点要实的要求,努力推进鹅业农业标准化进程,成功建成了无公害肉鹅养殖示范区。制定实施了《肉鹅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养殖牧草种植技术操作规程》两项农业标准,推动无公害肉鹅养殖快速发展。示范区建设4年来,带动了3000多农户的养殖业发展,户均年增收3500元。制订、申报了《风鹅》省级地方标准,提高风鹅产品质量。由该县兴云鹅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花果山牌风鹅,以其良好品质、独特口感和丰富营养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荣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产品升级,提升附加值,加速其产业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灌云县将建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建立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示范点2个;加速选育五彩棉、长绒棉、芦蒿等优良品种,力争用3年时间,使高品质棉扩到2.67万公顷,把灌云建成全省最大的高品质棉生产基地;制定地方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个;培育省农副产品名牌2个;培育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示范窗口;建立农业环境质量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把灌云的农产品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