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一流企业“玩儿”标准那是好用的牟利武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在商业领域有一句话广为流传:“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不过,现在这句话也许要改改,叫一流企业“玩儿”标准,因为标准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游戏,更可怕的是,这个游戏还没规则。也就是说,标准本身都没有标准。

  看看最近,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迟迟出不了台,仅仅是因为参与的几家企业都自以为是、各不相让;而一些家用电器国家标准制定组组长和副组长级企业的产品,则是网上被投诉最多的产品。一时间,市场对中国的标准制定有了多种评论,好听点儿的将其称为“诸侯混战”,难听点的则形容为“行业巨头的私人PARTY”,专业点儿的叫“概念营销”。最有意思的是,有人说开个标准制定会就像“集体旅游”。不过,就是没一个和标准本身意义靠谱儿的。

  这可真让人揪心:没有国标的时候吧,太多的技术和参数概念让人眼花缭乱,促销人员牵着消费者的鼻子走,直接误导消费者的消费。可有了标准吧,却又成了免费的品牌宣传工具、好用的打压武器。

  其实,在2006年5月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在全国范围实施“电器标准招标”,并选出企业担任家用电器国家标准起草组组长。初衷是好的,也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不过,后来的“经”念得就有点不对劲了。关键的问题就是,技术标准就像是一个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

  本来应该是公益的规则,却被当成了牟利的武器;本来应该是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却被扭曲成了值得炫耀的标杆。于是,国标的概念被混淆了,作用被夸大了,甚至有的企业对于自己参与国标制定的目的直言不讳——先淘汰200个品牌。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是鼓励竞争的。但是必须看到,国家标准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如果只是将它看作利益,恐怕是搞不好的。如果没有一种标准来约束天性逐利的厂商,是“国标制定”还是“企业内斗”就很难说得清楚了。
作者:田野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