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北京海淀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涉及百姓健康安全、社会和谐发展,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今年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指出,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这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北京市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地处首都北京,肩负保障首都和奥运食品安全的重大任务。为此,必须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对质监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好首都和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和农业标准化联系起来

  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措施,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坚持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实施四管齐下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把建设高层次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作为农业重大项目的开发基地,作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基地,作为孵化高科技农业的实验田与推广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区连片开发和水土环境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推动首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为实现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共享,加快了农业和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化建设,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以支撑与服务农业的相关标准为补充,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标准的技术水平,加大了重要标准的实施力度,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

  目前,海淀区共建立农业标准化基地46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市级15个,区级29个。全区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产品出口创汇不断增加,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

  确保食品安全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水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素质、人们的消费观念等因素,还和科技水平的高低、科技手段的运用情况有着重要的关系。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技术落后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安全食品的危害在哪里,什么情况下它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去控制,都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来分析,食品安全必须依靠科技。科技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可以扫描监管重点。风险评估技术是基于科学的对食品中危害物的种类、剂量、可能的危害性的评价,对人类遭受的已知或潜在的食源性危害作用做出科学判断。它由危害物鉴定、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等步骤组成。通过评估,找到风险最大的食品品种,从而实施更有效的重点监管,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使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

  二是检测技术可以为食品上市把好关。检测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手段。通过检测判定食品是否合格,并为监测服务。监测实际上是一种连续的、多点位的检测,进行监测时,按统计学原理布监测点,进而形成监测网络。检测、监测的过程,也是对目前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校正的过程,通过检测、监测,可以检验当前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安全,是否需要实施更为严格的标准。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检测水平,也是提升风险评价能力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可靠的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信息系统是制定国家有效控制战略和政策的依据。

  三是溯源技术可以对食品生产进行全程监控。食品追溯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对食品、原料以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原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进行溯源或追踪。通过一种有机组织起来的、对食品链中的多个环节进行控制的预防性技术,可以有效地改进食品质量与安全,对食品链上一些潜在的危害可以通过应用良好操作规范加以控制。

  近几年来,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兴检、人才强检”战略,成立了全国首家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中心围绕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和保障奥运安全等重点工作,承担了大量国家和北京市食品抽查任务和多项“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项目,并被《2008年奥运行动纲要》指定为奥运食品安全一级检验实验室,负责奥运会食品定点供应企业的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目前已开展了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平台搭建、动物食品中兴奋剂药物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将按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集产品检验、科研开发、风险预警、咨询培训为一体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总体发展目标,以提升食品检验能力,拓展市场检验领域为核心,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评估中心建设,借助中关村资源优势,搭建公共实验室平台,成立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实现项目全、水平高、能力强的发展目标,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实行全程监管

  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全程监管,就是要从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入手,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质量市场检验检测制度,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搞好食品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检验技术手段,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努力建立健全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上,不断创新监管理念,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大食品监督抽查力度、强化执法打假工作4个环节为重点,努力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使全区食品加工企业质量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依法行政,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准入标准,严格贯彻执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形成严格的许可受理、审查、检验、报批和发证一条龙准入工作闭环管理。做到严格发证,把好现场审查关;严格出厂检验,把好产品出厂关;严格后续监管,做好对QS标志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和引导。

  监督服务相结合,加强标准化管理。加强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引导企业进行标准升级,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食品标准的监督实施。严禁企业无标生产和不按标准组织生产。督促企业强化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推动食品行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工作。做好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

  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加强对28大类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集中精力对非准入食品(如豆制品、蜂产品、散装肉制品和面包糕点等)进行整顿,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场审查和日常巡查力度,严厉查处食品无证生产行为,建立食品生产企业电子档案,加强企业分级动态管理。

  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食品安全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监督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在工作中突出食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加大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和科普知识普及力度,扩大宣传范围。充分发挥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工作的宣传报道,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质量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市、区政府投诉电话、网站的作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受理群众投诉,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质量技监局局长)
作者:常英实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