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六一”的到来,各种儿童用品及相关消费自然又成这一时期的热点。一些父母在儿童节购买孩子用品时因关爱心切而往往忽视对儿童用品的质量、价格、服务等问题。但生活中,每年有不少儿童受到劣质儿童用品侵害。面对高利润的儿童消费品市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提醒广大家长要特别警惕儿童食品、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市场秩序存在不规范现象,以免在不经意间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要特别警惕儿童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问题。食品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孩子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过量食用加入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的食品,会对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一些企业在食品生产加工中使用劣质、变质油脂或油脂重复使用,造成食品过氧化值超标,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查看商品标示、配料表、有无警示性语句、生产厂家、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是否符合儿童需要。
与此同时,为改善儿童食品市场一些不良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于今年4月全面启动了儿童食品信用体系。今后,所有儿童食品都必须标上“身份证明”。购买儿童食品的消费者,只要利用网上搜索引擎输入企业名称和“儿童食品信用体系”等关键词,就可查出企业的生产、销售档案、信用指标,实现明明白白消费。
关注儿童玩具的安全性。小型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零部件容易脱落;毛绒玩具填充物不卫生;质量低劣的油画棒、刷漆的积木、拼图类玩具可能含铅,有些玩具散发着甲醛气味,对孩子的身体有危害。
为此,从2007年6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将对直接影响到儿童健康与安全的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等六类玩具产品进行严查,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贴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防止粗制滥造的玩具进入流通领域,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服装甲醛含量超标会对儿童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纺织品中如存在过量甲醛,会随着穿着过程逐渐释放,通过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容易刺激婴幼儿的皮肤和呼吸道。为此,专家建议,家长在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上有无商标和中文厂名厂址;产品上有无服装号型标识;产品上有无成份标识,主要是指服装的面料、里料的成份标识,有填充料的服装还应标明其中填充料的成份和含量;产品上有无洗涤标识的图形符号及说明。并了解洗涤和保养的方法要求;五看产品上有无产品的合格证、产品执行标准编号、产品质量等级及其它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