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实施3+1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后,我们船代公司申报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至现在的5分钟!”山东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赵总兴奋地说。2012年10月,黄岛口岸进口废物原料集装箱卫生处理专用通道建成,每批废物原料卫生处理周期由原来3天到5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缩短到一两天。
2013年1月至10月,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6亿吨,同比增长10.3%,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7347艘次,同比增长4.4%,出入境交通员工151942人次,同比增长1.6%,集装箱吞吐量1316万标箱,同比增长8.9%。黄岛口岸多次成功处置船员不明原因死亡事件,先后检出印度地鼠、亚历山大屋顶鼠、木蜚蠊等九种媒介生物,均为山东口岸首次检出,其中隰蝇属和阳蝇属为全国口岸首次检出。在全国口岸首次检出中子超标事件,受到国家质检总局通报表扬。
关键时刻冲上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哪里有疫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出现国境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的身影。
2013年1月21日,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接到报告,由公海驶来的荷兰籍船舶“中通门司”轮上一名船员突发疾病死亡。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接到申报后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立即上报,并组成队伍登轮进行处置,卫生检疫人员依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检查等工作,经综合分析,排除船员患传染病致死可能,于是决定将死亡船员移交至青岛市公安局法医部门作进一步死因鉴定。后经鉴定,船员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拥有完善的检疫查验设施,是每位口岸卫生检疫人员的希望。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局本部建成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室、药械室、医学媒介生物检测室和标本展室,在口岸联合办公室建立了口岸食品快速检测室、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室、医学排查室,购置了传染病快速检测箱、生物因子快速检测箱和生物安全柜等先进仪器设备,检疫监管技术手段得到了极大提升。
培养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卫生检疫专业队伍,是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历届党组的孜孜追求。他们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常态和应急相结合的全员培训和专项技能培训。通过一次次应急演练,练就了反应迅速、科学严谨、联动有效、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顶得住、干得好、防得牢。
完善的卫生检疫机制是设施设备、人员、技术有机结合的强力催化剂。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建立了一个预案、七个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五个合作机制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防控体系,这些机制形成了完整的口岸卫生安全防御屏障,构筑传染病防控的铜墙铁壁,实现有效监控各种传染病疫情。
2012年9月,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以山东海港口岸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的考核验收,并受到考核组的高度评价。
把关措施跟上
敏锐、正直、永远向上,永不放过任何一个病原微生物,永不放过任何一批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货物,这正是黄岛口岸卫生检疫人猎鹰般精准、锐利的性格特征。
2013年4月,一批来自土耳其旧机电设备,共有5个集装箱,其中1个集装箱经过黄岛口岸通道式核与辐射监测仪时中子报警,二次过机后仍报警,随后,卫生检疫人员使用2台便携式核素分析仪对该集装箱进行复检确认该批货物检出中子,放射性超标,为全国口岸首次。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及时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将该批货物移交海关作退运处理,并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和通报地方反恐部门。目前,该批货物已退运出境。
从2008年起,黄岛口岸就开始配置口岸核与辐射监测设备。几年来,通道式核与辐射监测系统、便携式核与辐射监测仪以及个人剂量计陆续到位,先后检出放射性严重超标的锆英砂和硅酸锆,在装载废铜的集装箱中检出超标2230倍放射性物质镭-226等,均作了妥善处置,有效保护了当地环境和人员健康。目前,在黄岛口岸进境“三废”集装箱已实现100%放射性检测。
面对集装箱箱量激增的情况,该局积极探索口岸集装箱空箱查验新模式,力争源头把关,建立完善“场站协检+监督抽查+诚信管理”监管模式,多次发现进境空箱中携带病媒生物、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禁止进境物,有效维护了黄岛口岸国境卫生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发布6例警示通报。
高效服务靠上
干好主业,提升口岸检疫服务能力,促进口岸外贸稳定增长,已成为黄岛检验检疫人的共识。该局干部职工顺势而上,主动作为,积极构建一种适应新形势的“3+1”卫生检疫新模式,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高效国门。
作为北方重要的航运枢纽港,黄岛口岸每年入出境船舶8000多艘次。黄岛检验检疫局大胆探索海港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模式,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开发了海港口岸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电子管理系统(即EQRQ系统),实现卫生检疫风险可控条件下,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检疫资源,既能有效提高卫生检疫监管的有效性,又能提高通关效率。同时,也找到了对于码头经营单位和船代公司的进行有效服务的切入点,提升了口岸卫生检疫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船舶代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实现网络申报、受理、审批、统计汇总等工作,仅申报一项即可由原来的3小时缩减至现在的5分钟,如船舶在港时间不超过12小时,则船代公司可一次性从网上完成进出港申报,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对象工作效率,减少了各种资源浪费。
随着黄岛口岸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进口货物预防性卫生除害处理和熏蒸业务量也逐年递增。2012年7月,山东检验检疫局批准黄岛检验检疫局对进口废物原料集装箱卫生处理流程改造进行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2012年10月,黄岛口岸进口废物原料集装箱卫生处理专用通道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截至目前,黄岛检验检疫局共对19万多标箱废物原料集装箱实施卫生处理,日处理量达500个标箱。专用通道的建成为码头集装箱公司节省了生产成本,为收货人降低了通关成本,同时保证卫生处理工作质量和安全,为日常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和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口岸卫生检疫服务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