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翼城县质监局局长 白偏记
2013年,在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之路的根本要求。这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质检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基层质监工作者,要认真把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不断增强对质监工作的信心,要充分运用中国特色质检工作理论体系指导工作,明确目标方向,科学谋划今后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实现“十二五”质监事业发展目标。根据工作实际,我对基层质监局如何充分运用中国特色质检工作理论体系坚持不懈抓质量、真抓实干保安全、全心全意促发展等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坚持不懈抓质量
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质监部门作为质量工作的牵头和主管部门,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抓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才能显著提升。
结合我县质量工作实际,全力破解质量管理难题,大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迫在眉睫。要围绕质量强省、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县活动,加强质量强县工作机制建设,完善运行推进机制、评价考核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将质量强县纳入地方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要积极履行质量强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质量的工作职责,从找准工作载体、建立推进机制和完善保障制度入手,使质量强县工作成为加快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积极探索了“一书二评三建四创”的工作模式,即层层签订一份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名牌产品培育评审和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审;建立健全质量分析报告制度、质量统计分析制度、质量信息宣传制度;大力开展质量强县、强镇、强业、强企“四强”创建活动。此外,我们还通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大力普及质量消费知识、实施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质量诚信联动共享机制等措施,着力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水平。
真抓实干保安全
作为最基层的监管单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安全是底线的宗旨意识,始终秉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始终保持人不下马、马不卸甲的临战状态。我县现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企业80余家。随着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企业数逐年增加,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但是从整体上看,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的状况普遍存在。原有的小锅炉、“土特种设备”还未完全规范,在用特种设备台数却增加迅猛。这样不安全因素日益加大,监管风险必将随之而来。所以,我们以“夯实基础管理,落实工作责任”集中教育整顿为主要途径,一是始终认真开展摸底调查,摸清企业状况和底数,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始终深入排查隐患和漏洞,切实加以整改,最大限度杜绝事故的发生;三是始终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进一步细化监管股室及人员的责任,并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和岗位上,使每个人都自觉尽责地切实负起各自责任;四是始终加大责任追究,对重大隐患治理不力的,要视同发生事故严肃处理,实现从事后追究向事前、事后追究并重转变。同时还要更加坚决地执行安全监管一票否决制。
全心全意促发展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努力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提升特色服务,力求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促发展。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工作流程,全面实行超前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各股所室队根据工作的分工,分别与不同产业的企业结成友好服务对子,主要负责人每月深入分包企业服务不少于2次;具体分管领导每月带领所管辖的部门下企业服务不少于1次,及时了解企业进货渠道、产品质量、标准贯彻、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等多方面情况,努力为企业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制定服务企业联系制度、服务企业工作制度、服务企业廉洁制度等服务制度,不断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更好的管理模式、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办法、更好的节能方法,并主动推荐给企业;帮助企业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化体系、计量保证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在质量咨询、检验、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此外,根据产业特点和企业状况,引导企业着眼长远,建立以质量管理为重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企业培育名牌、争创名牌产品铺路搭桥。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力求在行风政风上促发展。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质检总局“十不准”规定,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警示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其廉洁勤政的带头示范作用,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廉洁勤政、秉公执法、文明办案,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优化政务环境,对企业标准备案、代码证书年检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同时不断规范收费程序、行政执法行为,公开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