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2013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工作要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各设区市质监局,福建省质监局各直属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质检信息化和全省质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质监信息化工作,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13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代章)

2013年5月2日

2013年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工作要点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福建省数字办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福建省质监局的工作部署,2013年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着眼满足于质监工作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加快促进行政监管与信息化融合创新,不断深化应用,着力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上下功夫、见成效。为此,主要是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信息化发展规划

  1.落实全系统信息化发展规划。要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和《“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为切入点,全面落实《福建省质监一体化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规划内容,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业务主导作用,汇总和分析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需求项目,统一规划行政监管与执法、监察效能办公、公共服务以及组织机构代码共享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运用信息化规划的总体要求进行顶层设计,指导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2.完善全系统信息化工作体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决策机制,加强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办的综合协调职能,突出福建省质监局各业务处室的业务主导作用,提升信息技术部门的保障能力,调动各方力量,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各单位要参照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化工作架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理顺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及运行体制,及时完成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办下达的各项工作。

  3.先行先试建设数据中心。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规范意识和顶层设计理念,树立全系统“一盘棋”的思想,坚决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各单位要积极完成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核心业务信息化,开展业务数据整理、补齐工作,按照全省质监业务数据共享要求,完成数据录入、共享,保障数据归集的完整、及时、准确,实现福建省质监局核心业务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初步集成业务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源头一次采集、集中管理维护、多方共享应用”。

  二、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4.深化综合业务系统(一期)应用。优化重点业务模块的使用,发挥系统支撑行政监督的作用。继续用好计量与实验室认证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做好升级后的计量器具检定子系统功能完善、日常维护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加大对计量器具检定数据录入及时性的考核力度。按照合理分类、使用简便的要求,完善行政执法子系统功能,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5.加快综合业务系统(二期)建设。要在认真总结(一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设食品生产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产品质量监督管理3项业务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实用、管用、好用”原则,有序推进“需求调研与开发、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实施与试运行”4个阶段工作,着重把握“流程再造与优化、数据统计与申报、分类实施与推进、业务规范与审查、标准统一与共享”5个重点,努力实现综合业务系统(二期)“操作简单、监管精确、分类清晰、查询便捷、信息共享”的建设目标。

  6.逐步推进网站集约化建设。要在不断强化福建省质监局门户网站功能的基础上,统一开发设区市质监局子网站,采取集中部署,形成汇集福建省质监局和各设区市质监局的站群服务平台。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办要做好需求调研,设计子站点共享模板,确保站群技术和信息互通优势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的建设目标。建设过程中,各设区市质监局应积极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做好本单位网站数据迁移和日常信息更新维护。

  7.强化网站信息内容保障。要进一步落实福建省质监局行政职权、办事服务事项与资源梳理、整合工作,及时做好福建省政府网站服务资源的信息报送、优化与补漏,力争网站继续位居全国质监与省直单位绩效评估前列;各设区市质监局要把发布政府信息、答复公众咨询的及时性、准确性与规范性作为网站建设的重点,切实提高信息公开、在线访谈、民意征集等栏目质量;各直属单位要把在线服务的覆盖率、规范性、“一站式服务”以及落实福建省质监局网站内容保障任务作为网站建设的重点,全面展示技术机构的个性化服务能力。

  8.不断提高网上审批应用水平。继续完善网上行政审批系统,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网上申报,着力提高申报材料电子化程度,着力增强安全保障水平,减少企业办事成本,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提供支撑。全面发挥行政审批智能评价系统功能,实时监测行政许可业务办理全过程,提高工作效能。

  9.建立消费类产品质量查询平台。启动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鞋服、箱包、灯具等8类消费产品质量抽查信息查询平台,在福建省质监局门户网站开设专栏,消费者点击进入即可查询监督抽查结果,并通过设置专家解读、消费警示和消费提醒等版块,更好地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民生,扩大质量监管影响力。

  三、规范信息化运行管理

  10.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继续加大信息安全投入,增加信息安全防控和监测手段,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监测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各单位要认真对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要求,做好重要信息系统(含网站)的定级备案工作,加强在用信息系统和网络设置的备份;科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核心业务系统和网站、网络的信息安全水平,防范信息安全事故发生。

  1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一是抓好信息化教育培训。各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员要参加岗前培训,通过培训及实践着力培养信息化骨干人才,夯实信息化综合管理基础。二是提高一线人员操作能力。完善软件操作手册和常见问题汇编,分别举办系统升级、新建系统培训班,着力解决基层人员应用综合业务系统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快系统推广应用。

  12.抓好日常运维管理落实。一是抓好信息化管理员职责落实。各设区市质监局必须配备专职人员,承担本地网络基础设备的运行维护、视频会议、综合业务、“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网站建设、信息保密安全工作。二是规范维护管理要求。完善机房、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巡查,及时排除软、硬件故障,确保网络与系统正常有序运行。

  四、优化信息化技术服务

  13.着力提升质监信息化站位。福建省质监局信息办要不断加强与福建省数字办、信息化局、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等信息化业务主管部门的汇报与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全省信息化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各单位要结合质监职能优势,将涉及公众安全、民生需求的能源计量、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信息化项目纳入福建省级信息化规划方案,全面提升质监信息化服务成效。

  14.抓好信息化成果开发与利用。积极探索现有监管、服务模式与新技术的结合,将移动位置服务、物联网技术等应用到业务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科技项目与标准制定的申报与研发;继续做好满足福建省质监局业务处室单项业务需求的软件系统开发,全面发挥信息技术辅助行政办公和监管能力;加快信息化优秀成果培育和储备力度,争取全系统更多项目获得中国信息化(质检领域)优秀成果表彰。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质监局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