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全国粮食标准质量工作会议交流材料(十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无锡市粮食局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无锡市粮油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以来,无锡市粮食局在上级政府及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重点在加快粮食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粮食市场管理,全面提高检测水平,实施"放心"工程,构建粮食安全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推出了新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监管机构

  在现阶段我国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背景下,粮食质检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粮食质量的有效监管和粮食流通秩序的正常维护,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用安全,关系到粮食行业的社会信誉和政府的形象。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根据两个《条例》贯彻实施要求,近年来,我局在加快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打造粮食安全公共服务平台,采取务实的工作措施,使全局质量监管工作进入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

  (一)成立领导小组,调整监管职能。一是由一把手局长亲自挂帅,分管局长牵头,各处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的质量监管工作,重点研究粮食监管对策;制定粮食收储、加工、销售过程中原粮质量及卫生控制技术规范。二是对原质监所的职能加以调整,强化质量监管,目前其主要职能是:履行粮食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监管、服务职能,负责辖区内粮食质量标准化工作,为粮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并做好粮油检测鉴定工作。我局现有的粮油质量监测所在2002年4月经市编办批准上升为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列入公务员管理序列。

  (二)组建执法支队,提高监督效能。根据两个《条例》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4月又经市编办批准,在局粮油质监所增挂了无锡市粮食行政执法监察支队的牌子。该机构的建立,旨在更好地提高粮食执法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依法查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过程中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参与市政府开展的粮油市场专项治理活动,维护粮油市场秩序,确保全市人民用粮安全。

  (三)建立"110"机制,提供应急服务。为了更好地履行粮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及时有力地应对粮食安全突发性事件,在2005年8月无锡市粮食局加入了公安"110"社会服务联动工作网络,配备了五辆专用车辆。"粮食110" 受理涉及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中原粮质量及卫生安全,收购资格许可,粮食社会统计,政策性粮油购销活动中违反违规行为事件的投诉举报,实行24小时接受群众举报,做到"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市政府评为2006年度全市110联动先进单位。

  二、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检测水平

  检验检测是粮食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建立在科学高效地检验检测基础上。为此,2006年我局加快了粮油质监所的软硬件建设,夯实基础,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硬件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近年来,我局积极筹集资金,投资500多万元建造了1400多平方米的检测大楼,新的实验室按照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设计施工,有完备的供水、供气、供电、通风、安全应急设施,且布局合理,安全实用,新大楼的竣工为将质检所建成国内一流专业检测机构奠定了硬件基础。

  (二)配置先进仪器,提升检测能力。近年来,我局共投资320万元,为质监所从美国安捷伦、PE,德国布拉班德等公司引进添置了气质联用、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粉质仪、黄曲霉毒素测定仪、实验磨等先进仪器。目前,该所共有检测设备90多台(套),资产总值800万元,可开展70多项检测项目,能对消费者投诉的有毒有害粮油以及六大类粮油产品进行检测。现该所已通过了国家粮食局区域性检测站的能力考核,并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权为无锡地区粮油检测中心。

  (三)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队伍素质。近年来,我局质检所通过公务员公开招聘,引进了二名专职检验工程师(其中一名为赴法国留学归来的硕士研究生);通过与国家粮食局无锡科研院合作,聘请该院高级工程师为质监所顾问,充实了技术力量。同时还定期举办短期业务培训班,组织所辖市(县)、区质监所工作人员学习更新业务知识,通过考试颁发上岗资格证书,统一持证上岗,有力地提高了全市质检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三、扶优治劣,确保粮食安全可靠

  2005年,省政府把无锡市粮食行业确定为全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为此我局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力争在2008年以前建立起较好完备的粮食安全信用体系。

  (一)健全工作制度,促进机制完善。我局成立了粮食安全信用体系领导小组,下设制度规范组,系统建立组,宣传培训组等三个工作班子,确定了十三家试点企业;统一了粮食收储、销售、生产经营档案及监管档案;制定了《粮食安全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信用披露》三项制度,并在这十三家试点企业及各监管部门中投入运行,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推开。

  (二)建立评价体系,促进企业诚信。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精神,结合试点企业实际,我局制定了《粮食安全信用体系企业信用等级评级细则》,通过对企业原粮收购,粮油产(商)品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及售后服务等涉及粮食安全的内容进行现场综合评审,并通过《无锡日报》等媒介进行公示,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最终,接受评价的12家企业达到了信用A级及以上的分值。为此市食安委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给予正式授信,并颁发A级和AA级企业信用证书。

  (三)常抓"放心工程",促进长治久安。多年来,我局一直把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籍此来促进粮油市场的长治久安。2001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了"放心粮油"生产经营企业及产品和"无假冒伪劣粮油商品经销单位"的评审工作。截止2006年12月,已评出6批39家"放心粮油"生产经营单位及产品和"无假冒伪劣粮油商品经销单位",并向市民公布推荐55种"放心粮油"的品牌。同时,对已评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放心粮油"企业和产品实施动态跟踪,随机监测,对症下药,防微杜渐,产品监测合格率达100%。"放心粮油"工作的持续开展为引导消费,树立品牌,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粮油市场体系作出了贡献。

  四、强化职能,规范粮油市场管理

  近年来,我局在明确落实各部门责任的同时,按“通力协作、全面核查、突出重点、长效管理"的原则,会同市工商、卫生、质监等其他职能部门,依法狠抓粮油市场监管,确保监管不失实、不失职、不失罚。着重抓好"三个"结合:

  (一)专项整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在专项检查中,一是我局多次联合工商等部门对进入大超市、粮油交易市场、个体批发市场、宾馆、学校、饭店的粮油商品进行了专项大检查,抽查覆盖率达70%以上,检查结果及时披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杜绝了重大粮油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二是,我们充分发挥粮食"110"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近年来,我局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大米"和"掺水稻谷"等违法事件进行了立案调查,针对违法事实,依法做出相应的处罚,并对其不诚信行为进行披露,让更多的经营者、生产者从中得到警示和教育。三是,抓好粮食经营专项检查。在夏秋粮收购期间,我们加强对粮食收购企业是否具备收购资格、收购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打击了无证非法收购,欺行霸市,短斤缺两,压级压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售粮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二)日常管理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根据两个《条例》精神,我局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处室有关职能分工,由政策法规处、储备购销处、质监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规定每年集中性检查不少于四次,每月对市场粮油质量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上报,对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记录在案,及时处理,以事实说话,努力提高质量处理的满意度。

  (三)定期抽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为了实现粮食储存质量稳定,在粮食收购期间,我局有重点组织对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进行大检查;定期开展对中央储备粮品质的鉴定;做好粮食竞价交易出入库前的质量检测,为合理定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去年以来,我局在集中开展市场监督整治的基础上突击抽查及定期检查1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抽查米、面、油及原粮600多个批次,合格率87.5%,准确反映了我市粮食质量状况。同时向媒体及时通报了检查情况,形成了较好的舆论监督氛围。

  近年来,我们无锡市粮食局在加强粮油质量监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粮油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粮食行业的信誉和地位不断提高。但是要实现市场的长治久安,让市民群众真正放心,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面对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全面推进的新形势,我们将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规范,固本清源,为依法开展粮食质量监管,全面推进我市粮食标准质量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粮食标准质量服务网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