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山州质监局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为契机,以实施“质量兴州”战略为抓手,以创建“质量走廊”为载体,强化措施,明确职责,确保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是继续深化质量兴州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州战略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推动政府加强领导,切实明确“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质量责任体系。发动各级各部门,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在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强与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农产品组长单位协调力度,整体推进“质量兴州”战略。指导各县(市)召开质量兴县﹙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督促质量兴县﹙市﹚组长单位出台任务分解方案,形成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机制。
二是深入开展“质量走廊”创建活动。围绕“质量四兴”工作,推动政府引导,发动部门、行业参与,突出标准化、计量、质量、认证认可、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各县﹙市﹚选取3户以上重点企业开展“质量走廊”创建,选树一批质量管理典型,大力推广企业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三是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深入开展食品、建材、农资、化工产品等重点产品专题调查和质量状况分析,及时向地方政府提交质量状况、主导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质量状况、质量安全隐患的风险分析报告,防止区域性、系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发生。加大抽查力度,主动获取质量数据。发挥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主动提供产品质量合格报告,统计分析产品质量合格率。完善质量状况发布和通报制度,形成州、县﹙市﹚级全部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良好态势。坚持每半年向当地政府上报一份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四是加快建设质量诚信体系。加强与工信、商务、银行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尽快整合质量信用信息,逐步建立统一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实行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完善质量信用奖惩制度,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以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广泛开展企业质量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企业履行质量责任,营造“质量诚信、以质取胜”的社会氛围。
五是深入开展区域性整治和品牌培育工作。将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培育知名品牌,规范产业发展,新培育1-2户云南名品牌企业,打造有利于品牌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知名品牌在促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要素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
六是建立完善质量激励机制。今年力争出台《文山州政府质量管理奖奖励办法》,在全州范围内表彰和宣传一批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树立质量标杆。积极推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培育一批质量卓越企业。深化对先进质量理论和成功经验方法的提炼总结,在全州范围内大力推进。
七是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提升生产许可制度对提高质量、保障安全、惠民强企、促进发展的有效性。加强对输排水管、验配眼镜无证生产的查处力度,对于无证生产的企业要坚决查处,并督促取证。加强对辖区内获证企业的巡查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