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眉山市质监局被授予“2011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眉山市质监局连续第4年获此殊荣。
2011年以来,眉山市质监局积极创新工作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强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一是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给力电梯安全动态监管。在自主成功研发“PR3G电梯黑匣子安全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模块作了更新优化和升级调整,国家质检总局及江苏、河南等省、市质监局来眉观摩电梯黑匣子安全预警系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许。在实施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同时,组织全市620余台电梯参加安全责任联保,对21551只工业气瓶采用粘贴电子标签等技术手段实施动态监管,完成特种设备GIS定位4300余台(件),拓展了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监管中的应用领域。二是积极构建政府监管平台,给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在深化落实市政府安委会下发的《关于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通知》基础上,代市政府安委会拟定了《眉山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县(区)、乡(镇)政府安全责任考核体系落实,为构建特种设备“大安全”工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试点引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按照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地方政府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在该市丹棱县丹夹陶瓷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开展了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体责任试点,帮助企业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积极打造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管理“样板”。四是夯实应急救援基础,给力提升救援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了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代市政府起草下发了《眉山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全市特种设备事故救援专家组,年内,指导市内20余家气瓶充装站、电梯维保公司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在全市20余家企业、16家中小学和街道(社区)开展了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宣传教育活动。五是突出重点设备监管,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市、县(区)两级质监部门和特检机构坚持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对全市化工、电解铝、多晶硅和“成绵乐”城际铁路、“遂资眉”和“乐雅”高速公路等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在用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及储气井、电梯、菌种生产用杀菌釜及气瓶“两站”开展了4次集中执法检查,严查重处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带病运行、无证使用、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市、县质监部门共出动监察、检验人员1530余人(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980余家,抽查各类特种设备1500余台(件),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92处,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190余份,消除隐患192处,有力打击了各类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全力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