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省海宁市质监局、工商局、农经局等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的考核组对全市11个镇(街道)进行了质量强市工作年度考核。与往年不同,依据“新细则”,借助“新方式”今年的质量强市考核工作突出新变化,考核成效显著。
一、细化考核细则,追求全面合理。今年上半年,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在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发布了《2011年度镇(街道)质量强市工作考核办法》,连续第三年对《考核细则》进行修改。“新细则”设定的考核分值从原来的100分修改为120分,并将考核内容整理为工作机制、品牌建设、标准化建设、质量水平、质量安全等五个方面。并对具体考核内容进行扩充和调整,强调了标准化建设、服务及建设品牌创建。细化后的“新细则”考核要求更为全面,对各个镇(街道)之间产业差异进行权衡,使得考核更具合理性。
二、创新考核形式,增强工作成效。今年考核小组改变往年“驻点”式集中考核的方式,前往各个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现场打分、反馈情况等方式进行现场考核。现场考核更直观的了解各个镇(街道)质量强市工作的开展情况,也增进了考核组与各个镇(街道)分管领导的沟通,提高了各条线工作人员参与性,并且避免了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化。
三、完善考核机制,助推经济发展。连续三年的质量强市考核工作,无论是考核细则的改进还是考核方式的创新都使得质量强市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完善的考核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质量强市”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有效的提升了“质量强市”战略对海宁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各个镇(街道)在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机制健全的质量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