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王静安先生曾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支树平局长前不久在成都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刻苦钻研的劲头、埋头苦干的作风、创先争优的勇气。笔者认为,保持好精神状态,也应具备三种境界,方可提升能力,有所作为。
第一种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求我们要放眼长远,心存大志,志向坚定。质检干部身负重任,承担着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职责,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着国家的形象和声誉。要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就必须矢志为民、为国的信念,有志存高远的追求,有百折不挠的意志,而不管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还是“独上高楼”的寂寞,都要不坠青云之志。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始终坚持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原则,在质检岗位上依法施检,严格把关,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的声誉形象切实维护好。
第二种境界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求我们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人生目标确定后,要舍得付出,敢于付出,乐于付出,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没有这样的付出,是难以达到人生目的的。做学问如此,干事创业更应如此。从事质检工作,就应该真正把志向立起来。在追求志向的过程中,除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应该具备淡泊名利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好境界,才能摆脱名利的束缚,一心一意地干好工作和事业。作为为产品质量把关的质检卫士,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考验和诱惑,要达到第二种境界,尤其需要恒心和毅力,努力做到心态平和,不骄不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
第三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求我们要独立思考,勤于钻研,开拓进取。在经历了第一、二种境界后,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时出现。这一点,对于质检干部有着特殊的启迪,目前,很多质检干部不能静下心来,羡慕五彩的灯光,于是,出现了一些不良之风,一些同志人浮于事,工作马虎了事、不深入实际等等,联系这些现象,第三种境界对于质检干部来说,既要静的下,更要出得来。眼睛既要在众里寻,还要转向“灯火阑珊处”,深入实际,深入企业,深入产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建立有效的监管把关方式;还要心静,能从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不图虚名,多干实事。这样才能干出成绩,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陕西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