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苏北地区迎来了入夏以来的最高气温。酷暑烈日下,邳州市宿羊山镇绿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一个铁皮房顶的产品展示大厅成了一个特殊的“竞技场”。
上午9时,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岗位技能赛在这里拉开大幕,来自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的30名选手在现场一决高下。
根据抽签,1至4号选手率先进入考场,守候在那里的是每人3名裁判员,而监审员则在警戒线外巡视,其中一名裁判员将未拆封的考题当众拆封。“题目分两个部分:一是一批出口辣椒因农残超标被国外通报不合格,要求核查;二是一批保鲜辣椒即将出口,请检验检疫员开展现场检疫”。
看完考题,4位选手立即投入了比赛。多数选手选择了先做第二部分。立即对眼前的样品辣椒展开出口检疫,称重、查看外包装、拆封、挑选,很快选手们就找到了这批出口辣椒的不合格之处,含有草子、病害、土壤,要求出口方进行返工整理。
现场裁判告诉记者,小小一个辣椒,想要顺利出口到国外,外观检测标准有十多项,连包装纸箱是否合格都要查,而在实验室内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病虫害等,具体检测项目仅农药残留就有20多项指标,可见出入境无小事。
辣椒现场检疫完,选手们又投入了不合格信息的核查。选手们熟练地利用省局食品监管处开发的“出口食品生产关键环节远程实时监控和质量追溯系统”对被国外通报的信息开展核查,查完信息,又一个个快速登上指定车辆,来到种植基地和农药库房寻找蛛丝马迹。通过“出口食品生产关键环节远程实时监控和质量追溯系统”,检验检疫监管人员能清楚地查询到该产品从种植计划、种植时间、农事记录、产品采收、产品加工、产品出入库、产品检测以及产品出口的全过程记录。通过认真的核查,最后有选手发现该备案基地辣椒的采收量明显高于正常产量,企业采用部分基地外产品冒充基地产品,企业农药仓库库存的农药没有申报备案,农药使用管理混乱等因素导致该批产品农残超标被国外通报。原因被查明,被通报产品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整改意见一一列出,擦擦满头大汗,选手们露出欣慰的笑容。
特意前来观摩的徐州市副市长周宝纯步出竞赛场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今年上半年徐州市自营出口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5%,增速全省第四。徐州是江苏省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的主产地,去年出口植物源性食品23万吨,货值3.6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量的58%。希望通过举办这次竞赛,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检验检疫部门的交流合作,同心协力,共同推动徐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竞赛展示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精湛的技术水平,依法检疫、把好国门。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强化全员业务学习,全面提升专业素质,打造系统行业文化,严格规范执法,为实现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打造五区铸强局、服务转型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此次竞赛总裁判长、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陆永贵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