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近日,浙江省三门县质监局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从“申报备案、持证上岗、设立举报、清理整顿”四个环节全方位严监管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不留监管盲区。
一是申报备案、审查核对。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备案规定。按照GB2760-2011标准要求,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重新登记申报备案,未经备案的食品添加物质不得使用,并不定期对企业申报备案情况进行审查核对。
二是免费培训、持证上岗。联合三门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人员(直接责任人)进行食品添加剂业务知识分批免费培训,实行结业证书备案制度,无证不得上岗操作。企业直接负责人发生变动须向三门县质监局及时备案登记。
三是健全计量、设立举报。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配料等关键岗位需配置相应的计量器具,并在企业显著位置设立举报牌,公布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举报电话,同时根据生产不同的食品,按GB2760-2011标准要求在生产配料等关键岗位设立专用牌,公布添加剂使用限量范围。
四是清理整顿、严厉打击。按规定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核查,开展含乳食品、桶装水、食用油、水产品、肉制品、豆制品、糕点等重点产品监督抽查,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