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正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焦点,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要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们必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执法要严,抓队伍要严,抓监管更要严。
“严”字当头,必须要有严肃的态度。当下市场环境复杂,在履行监管职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难题,甚至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借口。要知道,怕不光是胆小,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怕,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唯一积极可取的态度,就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重心向下、从严监管的指导思想,克服畏难情绪,把每一项工作都抓严、抓实、抓到位。
“严”字当头,必须要有严明的法纪。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条规定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是保证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然而,现行法律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恶意违法行为的震慑力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主观故意违法、但危害后果轻微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量刑,如何实现惩戒的目的,还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取证,提供相关证据资料和检验鉴定证明,确保案件查处及时、有力。同时,加强质检系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素质,增强监管责任意识,提升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对不作为或乱作为者也必须实行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
“严”字当头,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不统一、不完整,或多种标准冲突,不仅困扰着执法者,也让守法的企业茫然无措。令人欣慰的是,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各项工作有了良好进展。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要求,卫生部要从严审核、制定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国家标准,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对暂无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有关企业或行业组织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参照国际组织或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产品标准的申请,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快食品添加剂标准制定。科技等部门要组织有关方面加强科技攻关,优先支持食品添加剂标准和非法添加物快检筛查技术的研发。
“严”字当头,必须要有严谨的作风。食品消费品之所以时而出现质量问题,根源之一就在于一些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措施严格不起来,制度落实不下去。可以说,责任心缺失,正在变成危及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之一。确保食品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每一个质检人都要站在这一高度,切实负起应负的责任。要以严谨的作风,加强风险管理,严格监管措施,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完善退出机制,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食品安全监管“严”字当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各部门长期努力坚持。我们质检人一定要把责任刻在心中,为促进食品安全和质检事业发展不断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青海检验检疫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