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为客户创造正确的价值,这就是质量。质量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而是不断去发展。当今社会,顾客崇尚个性化,所以要更多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这才是真正的质量。”这是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质量内涵新的理解。
为进一步提升青岛市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4月2日,该市生产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现场会暨“质监邀您看企业,质量安全大家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尔路1号海尔集团拉开帷幕。来自青岛市100余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质量意识的升华,更是一次开拓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和视野的大好机会。”100余家企业负责人现场听取了海尔集团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方面的经验介绍,并现场观摩该集团从原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出厂整个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生产企业如何落实主体责任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思路。
海尔26年来的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从无到有的狭义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信息化全球化质量”三个阶段,即从满足标准要求到满足用户要求、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质量管理、从传统经济到信息化经济的质量管理的跨越式进步。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海尔更是抓住互联网机遇积极解决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挑战,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创造出让顾客感动的质量。
一位参与活动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海尔的模块化管理。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产品的型号、种类也越来越多,企业面临大规模定制下的成本压力:怎样低成本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海尔,他找到了答案:模块化。从模块化设计、模块化采购到模块化供货、模块化生产,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提高了,单型号成本的竞争力提升了,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也增强了。
在全球化竞争中,质量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解决质量问题必须从研究全流程的质量成本入手,保证产品不出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将影响产品质量的隐患在设计、采购、生产等环节彻底断根。据介绍,海尔已成立了冰箱、洗衣机、彩电等整机产品的可靠性T模式项目团队,其研究的课题都来源于市场,即从海尔完善的售后系统中取得每一个型号、每一个故障的质量损失数据,围绕损失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联合质量检测、供方、开发、制造等相关要素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团队”。更重要的是,采取竞标方式产生“团队长”。“团队长”具备该项目的决策权,并带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的从解剖分析“尸体”开始,运用六西格玛等方法和工具,模拟验证故障、确定有效的检测方法、复现并试点后,固化到平台或企业标准中。目前,团队共完成黑带项目51个,绿带项目712个,发布项目1000多个,实现财务降损收益近两亿元。
在现场会上,山东省质监局局长丛大鸣表示,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接连不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记者在活动现场发现,海尔的企业发展路线图让与会企业负责人非常振奋,也给了他们加强质量管理永争一流的信心。
青岛市副市长胡绍军表示,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两个极点,二者缺一不可。广大企业要不断提高和增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自觉加强质量培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同时,政府部门应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确保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的有效性。据了解,青岛市政府部门将继续强化监督管理的力度、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