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份。它既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入世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还是《质量振兴纲要》颁布实施的第十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求实创新、脚踏实地的质检人,用勤劳、智慧开拓出了质检工作的新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回首2006年,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在许多重要经济事件和有代表性的经济数据背后,都能看到质检人忙碌的身影。每一个身影都是一个音符。这音符,融入了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正是这无数个音符,交汇成2006年质检工作的华美乐章。
事件检索
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了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10.7%;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30.1%。“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这是中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评价。
质检身影
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与品牌的提升。据统计,在2005年全国工业增加值7.619万亿元中,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达25.75%,拉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4.34个百分点。可以说,以质取胜战略为我国企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加速跑”环境。
全年盘点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实施名牌战略的意见》和《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两个指导性文件;名牌评价工作扩大了评价范围,加大了对高科技、自主创新的倾斜力度,在92类产品中有18类产量居世界第一,评价类别和产品数量再创新高。
今年,全系统一方面扎实做好“免检”、“监督抽查”等“传统项目”,另一方面还积极探索电子监管网、产品召回等新路子,进一步深化了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和执法打假工作。
截至今年,全国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县、市已达1119个,两个省已开展了质量兴省活动。质量兴市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开展,为质检工作服务地方经济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质量竞争力指数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指标在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事件检索
2006年,一批国际金融机构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一致看好中国在未来几年的出口表现。德意志银行预期中国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将以30%~40%的年增长率强劲递增。另据统计,今年1~9月,我国共出口汽车22.48万辆,同比增长96.63%;出口金额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9.6%,车辆平均单价为9628美元,同比增长6.6%。
质检身影
质检系统在促进我国外贸出口结构调整,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以汽车出口为例,不仅向出口企业及时传达各国与汽车产品相关的技术法规信息,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同时还大力打击拼装成套散件出口,规范国内市场采购车辆的出口秩序,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全年盘点
今年,质检系统积极采取出口免验、标准、认证认可等措施,抑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引导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出口产品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全年累计确定出口商品免验企业37家,相当于1990年至2005年免验商品企业的总数。
国家质检总局还加大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和保护力度。不仅批准了96个地理标志产品,而且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质检系统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另一方面做好对国外通报的评议工作,组织引导企业积极应对“肯定列表制度”、REACH法规等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巨大的贸易壁垒,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企业利益。
事件检索
2006年,按照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地政府纷纷组织耗能大户签下“节能军令状”。例如,北京市政府7月份与首钢、燕化等10家大型企业签订节能目标分解责任书,宣布年内共将完成220.04万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
质检身影
2006年,配合实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对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对9个行业1008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服务活动。质检系统的技术优势已成为我国节能降耗工作不可缺少的主力军。
全年盘点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加快资源节约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了涉及能耗、资源消耗有关产品和生产的标准制定工作力度,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提出了制修订节能标准926项的目标,并发布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等一批节能标准,发挥标准的作用,引导节能工作向深度发展。
同时,积极开展了以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产品为重点的认证工作,建立并实施了国家节能环保型汽车产品自愿性认证制度,起草制订了《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扩大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范围。
今年,质检系统以节能降耗为切入点,进一步挖掘计量的技术基础保障作用,广泛开展向计量要效益、以计量促节能的活动,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了更多的计量服务,取得良好收效。
事件检索
12月,一些媒体报道,烟台德胜达龙口粉丝有限公司生产的龙口粉丝中检出次硫酸氢钠甲醛,该产品被强制退市。消息一出,龙口粉丝销量大减,各地纷纷下架龙口粉丝。
质检身影
此消息一出,国家质检总局第一时间组织对北京、山东等9个省市61家企业生产的123种粉丝产品进行了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含量专项监督抽查,其中包括74种龙口粉丝,检验结果显示均未含有次硫酸氢钠甲醛。与此同时,山东省质量技监局对包括烟台德胜达龙口粉丝有限公司在内的所有粉丝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也均未检出次硫酸氢钠甲醛。“未在龙口粉丝中发现吊白块!”国家质检总局正式为龙口粉丝正名。
全年盘点
今年是食品安全年,全系统以发放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为基础进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妥善应对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目前已将28大类525种食品全面纳入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并对全国35万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了专项整治。
今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动态,构筑起了陆港、海港、空港检验检疫三道防线,完善了口岸检验检疫应急指挥机制,建立起了快速有效的疫病疫情检测预警反应系统。在禽流感等疫情的截获和预警方面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和敏感度。
今年,特种设备安全以抓源头、抓覆盖、抓演练、抓整治为切入口,基本完成全国动态监管体系构建,打击土锅炉,查处未登记起重机械,继续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整治等工作,保证了全国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事件检索
8月1日起,基于对台湾广大果农实际利益的照顾,大陆单方面采取优惠措施,正式对原产台湾地区的15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此举受到台湾民众特别是果农的热烈响应,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农业交流和合作。
质检身影
为了发挥质检优势,服务经济大局,早在今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就将台湾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准入种类从18种增加到22种,并针对台湾销往大陆的蔬菜和水产品制定了快速报检、快速查验、快速放行等便利化检验检疫措施。8月,国家质检总局又制定了六大措施以保证台湾农产品在口岸的检验检疫更加有效、便捷。
全年盘点
为了配合国家战略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制定和实施了支持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改革措施,建立了奥运会检验检疫工作合作机制。
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国际交流、对外交涉方面取得新突破,双边质检合作磋商机制覆盖范围扩大到25个国家,对外签署合作协议、议定书、备忘录等近50份。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已与13个省(市)建立了合作机制,深入探索质检工作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进一步提高了质检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质检工作的触角深入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质检人忙碌的身影也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事件当中。人们有理由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质检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为中国经济腾飞、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