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曝光后,河南省沁阳市展开“拉网式排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问责风暴下的所谓“拉网式排查”,竟然出现了极具走过场应付式嫌疑的“顾此失彼”现象。一开始,沁阳市有关执法部门在“3·15”当天就对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曝光的一家养猪场取了5份尿样进行检测,但结果均为阴性,未检出瘦肉精。此结果经河南省畜牧局发布后,央视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这家养猪场,结果发现,当地只对成分为“盐酸克伦特罗”的“瘦肉精”进行了检测,而没有对另一种“瘦肉精”莱克多巴胺进行检测。在从焦作市紧急调取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试纸之后,有关检测人员在沁阳市该养殖场5份随机抽取的猪尿样中发现,有两份呈现阳性,疑似使用瘦肉精。(据《中国青年报》)
如此检测的直接结果就是,使用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猪逃脱了检测,光明正大地进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有关部门这么做,岂止是不够敬业,还有掩盖问题的嫌疑,不客气地说,简直就成了“瘦肉精”害人的帮凶。
面对这样的“顾此失彼”,我们不禁要问,连记者都知道“瘦肉精”检测的内容和手段,专业的执法人员为什么要选择性地只用其一?是他们不知道有另一种检测手段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早在2002年,农业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公告,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既然明令禁止使用莱克多巴胺瘦肉精,将其纳入检测就是当然的事情。那么,是不是莱克多巴胺检测技术含量太高,基层检测人员无法掌握呢?当然也不是,那也只是用试纸检测的简单手段,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超级手段。是第二种检测太昂贵,基层负担不起吗?就算莱克多巴胺试纸比盐酸克伦特罗试纸要贵,也不是放弃检测的理由。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地方政府再穷,也不会出不起这点经费的。
更加令人感到气愤的是,有关媒体记者从有关专业人士那里了解到,目前各地在进行瘦肉精检测中基本都只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只有个别地方有检测。一个在9年前就出台的事关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规定,至今还难以得到普遍性的贯彻落实。由此可见,相关部门的为民服务意识淡漠到了何种地步,行政执行力削弱到了何种程度。这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深思和反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