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物查验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疫情截获的基础。据笔者从事携带物查验经验,查验工作应结合把关与服务、过程与方式、行业与宣传以及管理与协调等多重特点,在采取科学查验的基础上,找准了便利通关的角色定位。
脑要活。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是携带物查验工作的基础。虽然查验有其规律和特点,但旅检现场每天面对的是熙熙攘攘的旅客,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截获率的提高是检验检疫在口岸存在的社会价值,对查验人员来说,面对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旅客时,既要保证查验效果,又要让旅客满意,就要区别不同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付出具有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让大脑“活”起来,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
眼要准。优秀的查验人员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行李“量”上加深对违禁物品“质”的认识,从旅客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上感知携带违禁物品旅客的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确立查验对象。当然,旅客携带违禁物品的表现不尽相同,只有经常性、有目的地反复观察他们相同与不同的方面,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查验措施。
腿要勤。实践证明,多到行李到达区走走看看,有利于把握不同旅客群体携带物的概况、特点;在与旅客近距离接触中,对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查验的因素能随时予以引导和控制。当然,携带物查验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旅客面对面交流的过程,及时把握动态信息的过程,也是旅客对检验检疫形象认知的过程。
嘴要甜。当今旅客与过去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查验时能得到充分尊重,如果能抓住这一心理,那么旅客会对查验工作产生心理认同。嘴甜在说服教育以及查验实践中,能起到巩固和强化旅客知行的效果,切不可等闲视之。优秀的查验人员无不与旅客有大量语言交流,他们或及时向旅客传递国内外的最新疫情信息,或给旅客以有益的忠告;或进行巧妙的引导,提示他们主动上交尚未发现的违禁携带物;或对旅客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予以肯定和表示感谢。当然,嘴甜也可拓宽信息渠道,弥补眼观之不足。
手要巧。携带物查验时,只有用行动作出榜样,让旅客耳濡目染,才会对我们的查验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旅客的巨大潜能。比如,在开包查验时,一定要轻手轻脚,避免不小心损坏旅客行李,查验结束后,及时帮助旅客整理包装好行囊诸如此类细节,都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
当然,携带物查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侧向思维”触类旁通和经验迁移,随着更多更科学的新规律被探索,查验工作定会日臻科学和完善,查验时也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盐城检验检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