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衢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江山白菇、开化龙顶、常山胡柚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像一枝枝奇葩绽放。2010年7月,衢州莹白瓷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批准,至此,衢州检验检疫局共帮助14个地方名特优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受保护产品数量在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占比21%以上,位居首位。
“这是‘创先争优’活动在衢州检验检疫局的生动实践,广大共产党员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心培育、守护地方产品产业,值得肯定,受人尊敬”,衢州市政府高度赞扬。近年来,衢州检验检疫局将创先争优的旗帜插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帮促产品转型升级的阵地上,按照“保护一个产品、扶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的思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使当地名优特产逐渐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
烧出来的“低碳经济”
衢州民心炭业有限公司喜事连连,继2009年在第二届中国绿色发展论坛上获得“中国绿色责任贡献奖”的殊荣后,2010年,其研发实施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展》项目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公司是衢州地区最早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企业之一,也是衢州竹炭及其制品迈上快车道发展的见证者。
衢州检验检疫局早在2005年就已经注意到了竹炭的发展前景,为打响“衢州竹炭”这一品牌,该局由3名党员干部突击队员组成的原产地保护专业小组以协助龙头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竹炭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与衢州市林业局编写了衢州竹炭地方标准,顺利地帮助“衢州竹炭及其制品”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志产品保护。
由于帮扶和宣传工作到位,地理标志的作用很快得到体现,衢州市林业局副局长吴渭明将2005年作为衢州竹炭产业发展的分水岭,2009年,20万从事毛竹种植的农民增收近一个亿。
顾盼生辉的“白姑娘”
江山白菇,又称白色金针菇,它白皙脆嫩,菌盖粘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在衢州江山,这看似柔弱的“白姑娘”已成为促进江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力军。
江山白菇2004年荣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后,在初期,品牌作用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由于白菇是鲜活农产品,保存时间短,白菇经销商觉得没有贴保护标志的必要,加上白菇以大包装为主,贴标难度较大,忽视了品牌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衢州检验检疫局和白菇行业协会鼓励工商户使用小包装,加施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发挥地理标志特有的促销功能,并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查,对违法使用商标或包装不规范等现象予以制止。
如今,借助地理标志的影响力,江山白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顾盼生辉的江山“白姑娘”已成功转型升级为深受市场青睐的“白领丽人”。
传承百年的“鸟巢”
衢州莹白瓷起源于唐宋鼎盛一时的婺州窑,因瓷土中含有适量的锆和铁,加上得天独厚的烧成工艺决定了其特有的微黄色和“鸟巢”般的骨架,配合独特的雕刻技艺,使得莹白瓷具有独一无二的品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衢州检验检疫局党支部注重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发挥部分优秀党员专业优势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纳入全年调研课题,系统梳理产品人文地理内涵。“当初我们对地理标志保护一无所知,认为只要将产品做好就会有市场,衢州检验检疫局送政策上门,积极帮助我们申报,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火神瓷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轸介绍说。
2007年7月,衢州检验检疫局开始引导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衢州莹白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历时两年,先后通过了浙江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形式、技术审查。为此,浙江检验检疫局、衢州检验检疫局以及地理标志专业组成员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做好申报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火神瓷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轸满怀信心的介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批准之后,我们将借地理标志的‘活广告’拓展市场,计划三年内在全省各地级市以及全国主要城市开设专卖店,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高品质产能,打开国外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