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上海市质监局服务世博纪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中国兑现了向世界和国人的承诺,呈现给全世界一次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我要对中国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出色的组织工作,谢谢主办方和中国人民在迎接世界各地游客时表现出来的慷慨,谢谢民众为了这届世博会投入的心血。”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塔莱斯用四个真挚的“谢谢”来表达他的感动。

  与以往相比,第41届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参与国家最多、参观人员最多的一次,国际影响最大,对基础公共设施的安全要求级别也最高。在不间断的184天中,面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内,承载着240多个国家组织、300个场馆、50个城市、16个重量级企业以及7300万观众的各种需求。

  8年筹办,半年举办,上海世博会不负众望,无数个“首次”,是中国对世博会的独特贡献,是集世界智慧于大成的文明结晶。2010年金秋10月的最后一天,上海世博会大幕缓缓拉上。黄浦江畔流光溢彩,情意浓浓,人们载歌载舞,惜别这场美丽盛会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为这届世博会承担大量特种设备安保和提供技术支撑而默默奉献的上海质检人。

  国事担肩上 家事放心里

  2010年4月1日,世博倒计时进入最后一个月,上海质监局党委宣布世博会驻园区“指挥部党总支”正式成立。党总支在“党员世博先锋行动”这个平台上,在系统内通过“支部联建”、“党员一岗双责”模式,带动起多个专业领域协同作业,有机地把质监系统的全部职能在一个党总支中联合起来,最高效、最迅速地发挥作用。

  副局长杨江波是园区指挥部一号指挥员,这位从空军转业过来的领导干部,靠着自己曾是国家特级飞行员的身体底子,起早摸黑,硬是磨破了两双皮鞋,可就在试运行前,一次医务室的常规检查中,这位铁汉硬生生地累出了高血压,人们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呢?可指挥部党总支的党员们知道,世博试运行期间他把指挥部每个成员的所在单位跑了个遍,他知道每个成员心理、生理都承担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可他自己有没有压力呢?党员们说,他把国事担在肩上,把家事放在心里,每天夜晚去医院看一眼正在急救的他80多岁的老母亲,这边要尽孝,那边要尽职……

  副总工程师张利林,在进园区值班的事上“以权谋私”,把双休日的值班全安排给了自己。直到累得双腿肿胀看不清血管,却依旧在园区内坚守值班岗位,最后被“没收” 园区工作卡,勒令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这位质监老兵,依然惦记着园区的工作,他告诉记者,因为世博会这样一个大事情,谁也没有经历过,问题本身不可怕,但是不知道会出什么样的问题,意想不到的问题,是最可怕的。随着入园人数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热,高温、汛期、台风。现在的工作模式究竟还有多少缺陷?没暴露出来的隐患又在哪里?怎么办?张总怎么也躺不住了,悄悄地摸出了病房。

  特种设备监察处处长张德智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以保障上海市特种设备安全受控,世博会安全保障为己任,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带领全市特种设备战线的干部职工,昼夜奋战在设备安全第一线,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每天晚上11点前没有回过家,,曾经连续4个双休日都在园区度过。在他的带动下,特种设备监察处形成了昂扬向上、拼搏奉献的精神,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世博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模式。

  “围绕运行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运行”,184天是特殊时刻,更是承载着责任和荣誉的关键时刻。党总支两位头雁领飞,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出集体的整体潜力,体现出指挥部强大的凝聚力。

  总局局长值第一班岗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运行首日,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王勇同志率总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程视察了上海质检两局的世博保障服务工作,与大家“值头班”。

  在上海市质监局世博安全保障前方指挥部,王勇仔细察看了前指的工作运行状态,关切地了解了前指工作人员的休息条件,上海质监局局长黄小路和副局长、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杨江波就市质监局世博安全保障工作的最新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这是10天之内王勇第二次在第一线听取汇报,他充分肯定了市质监局世博安全保障工作目前取得的进展,并指出:市质监局世博安全保障工作前方指挥部要在组织上和措施上,不断地边工作、边总结、边改进、边完善,使世博会的运行更顺畅,保障更有力;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和产品,以及重大的活动期间,是指挥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重点监管、事前监管,以确保在世博运行期间,安全第一,完好无误,圆满保证。

  上海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的9月7日,闷热的天气使得喧嚣的世博园更加拥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熙熙攘攘地穿行在各个场馆之间,针对世博会的特殊保障形式,晚8时30分,市质监局黄小路局长又一次前往世博园区检查保障服务质量安全工作情况。对一轴四馆及周边人流最密集、疏散最困难的区域进行了再次排查。黄小路局长详细了解了维护保养和应急保障工作的情况,勉励大家坚守岗位,完成特种设备运行保障任务。要求全体人员增强做好世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到底,取得世博特种设备保障最后的胜利。

  成功保障三大安全

  2010年1月18日,上海质监系统迎世博倒计时100天动员大会正式启动,100天内162项面向全市的系列活动将全面展开,这项庞大的计划集中整合了系统内行政与技术检测资源,在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食品生产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等各个领域。

  动员大会宣告成立上海市质监系统志愿者总队,这支队伍由来自全系统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组成,他们将结合质监工作职能在世博园区、社区服务点,为“平安世博”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质监系统遍布全市的服务窗口网络也将于同期得到更为有力的强化建设,成为全市质监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上海质监局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建立了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食品生产监管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本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总体质量安全水平。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挡在供博食品准入门槛之外,为供博食品安全生产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形象地说,整个供应世博食品的安全监管链,被一张由无数个QS编织起来的大网所裹罩起来,园区里的一碗冷面,一份快餐,从柴米油盐酱醋这些原料开始,无一不在QS保障之下;观光客手里的一杯啤酒、一瓶可乐、一支雪糕、一块蛋糕、一片面包,全部是QS执行过程的产物。

  根据上海市世博食品安全保障总体方案,质监部门对本市50家供博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每天巡回监督检查的一级保障措施,对全市肉制品和乳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及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加强监督抽查与污染物监测的二级保障措施,对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按照各项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监管要求实施常规监督检查的“三级保障“措施。质监部门按照这一分级措施,有重点、无遗漏地对全市106家直接供博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检查,确保其安全供应世博园区两万余吨预包装食品,确保本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供博食品不引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其他食品不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从世博会期间的监管实践看,这套监管制度经受住了世博会大客流高频次补充食品的考验。

  世博会开幕式上的那块巨型LED显示屏,那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把开幕式灯光焰火表演的气氛和效果渲染到了极致,为这块屏的顺利启用提供现场查验和检测的就是市质检院的专家,技术支撑作用体现在质检专家对这块屏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并提出了关键整改措施,确保了开幕式上的正常使用。

  没有检测标准,没有检测先例。在世博安全检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的考试——省区市馆亮灯实验时,不同场馆内的LED照明亮度并不统一。有些展馆希望能营造出柔和的展示环境,却受到其他场馆的照明干扰。从各个展馆的独立检测结果看,照明设计都符合标准,但由于各个场馆彼此相邻,灯光难免会互相影响。展示方急,组织者也急。上海市质检院电家所立刻派出了一支专家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分区域制定了照明亮度标准,尽可能满足不同展馆的照明需求。从一片空白到方案实施,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另一个难题出现在入园安检环节:要不要禁止陶瓷刀具入园?如果要禁止,怎么鉴别?有关方面请市质检院给出明确说法。可是,作为一种现代高科技的产品,陶瓷刀非常少见,就连不少技术专家也只是听说过。为了给出有说服力的建议和意见,市质检院建材所当即成立专项组,连夜查找、翻阅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并对陶瓷刀具和不锈钢刀具反复进行对比试验,再三讨论研究,最终在规定时间内交出了一份详尽的答卷。也正是根据这份检测结果,陶瓷刀具被迅速列入世博会禁售和安检的“黑名单”中。

  在设备密度近千倍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全保障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上海质监部门注重创新制度、落实制度,创造了世博会近180天在用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零事故的卓越成绩,世博会特种设备安保实践,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总局专门在广州召开会议,要求将上海的很多成功经验运用在亚运会特种设备安保实践中。

  上海世博园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示范项目”,是一次集中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世界语言是否说得流畅”,这背后,是质监部门对城市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标准化的探索。根据上海世博会的园区规模、参展观展规模、访客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园区公共信息图形标志进行了科学设计和布局。比如,通常厕所标志只分男女,但园内厕所有蹲式、坐式、儿童厕位等多种,指示不清可能出现游客来回跑的现象。为此,园区在男女标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厕位种类的图示,这样的人性化标志受到中外游客的赞誉。

  针对世博的需求,上海质监部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分别在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安全技术防范、世博服务、金融服务、世博会信息化、道路设施、语言文字、化学危险品、医疗卫生、旅游、空调设施、电梯实施等14个领域制订了80个涉博地方标准,为世博会的筹办和运行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宝贵经验成世博成果

  184天的世博结束了,怎样发挥后世博效应,使系统在世博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经验、成果和教训,成为上海质监事业不断发展的宝贵理论和技术支撑,细数一下,有这样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世博会形成的公共管理制度、规范及经验,促进了公共管理标准化,有效地纳入了城市公共管理长效机制中。

  早在世博园区公共信息图形标志设计、制作、安装之初,就建立了标准化先期介入机制,以及“三级审查制度”和“三种审查方式”的分级保障机制,并采用流线路演和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持续改进标志系统,使这一做法具有创新性和推广意义,上海世博会在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信息化新技术、公共服务管理新模式等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众多新技术、新成果在世博园区广泛运用,为标准化和计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创新平台,极大的促进了标准、计量的创新发展。

  世博会创新了质监工作模式,在食品生产监管中,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了量化分级管理,实现了变终端产品监管到生产全过程监管,实现了从注重监管频数到提高监管有效性的转变;建立了食品生产安全评价中心,以食品生产领域的潜在危害为重点开展安全评价和研究工作,建立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和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以及预案和食品召回工作等制度。

  世博会完善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在总局的牵头协调下,以长三角安全监察联席会议为平台,强化属地监察,开展了华东六省一市气瓶充装单位联合专项整治,规范气瓶充装作业,着力打击非自有产权气瓶跨省市流动充装,在供博食品和特许产品的监管上,建立了各省市质监协调合作机制,提升了区域协作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的建设内涵,与华东六省质监局签订了食品生产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华东地区食品生产监管协作网,完善了食品生产监管跨地区、跨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了长三角地区标准化工作合作互认机制,在两省一市质量监督部门协调下,联合两省一市语言文字委员会,共同制定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第1部分:通则》,并正式颁布实施。这些实践,有力的推动了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世博会还提升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借鉴迎世博、保世博中应急管理措施,世博后统一、科学的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培训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将得到完善,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应急管理建设目标和措施,提高质量技监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升“后世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世博精神就是质检工作作风

  2010年10月31日,世界的目光依依不舍,当天晚上,刚刚参加完世博会闭幕式,新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便赶往上海市质监局世博园区前方保障指挥部,向日夜战斗在世博保障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感谢。支树平对上海市质监局的世博会前线指挥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说,我看到了你们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为世博会做贡献,从你们墙上挂的牌子,还有这么多的图表,从精心提出的口号到党员世博先锋行动,都倾注着大家的心血,看得出一招一式、每件工作都落到实处,我看了以后很感动,为战斗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这种精神和作风所感动,谢谢同志们。

  支树平说,在感受了世博会闭幕式激动人心的欢庆时刻,我就自然想到胜利来之不易,那么多人的一起努力才实现了世博会的圆满成功,这里面就有质检人的奋斗和奉献,质监和检验检疫的同志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确保世博会的安全运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同志战斗在世博会一线,还有不少同志战斗在后方,前方、后方相互支援,取得了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胜利。我们要把这种特别能战斗的世博精神带到岗位上去,广泛地传播开来,成为整个质检系统的工作作风。

  世博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触摸世界,世博,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世博也让平凡的人变成感动,上海市质监局世博纪事只是这一曲记忆,他将生命中最闪亮的那一段与我们分享,用最动听的歌声陪伴我们184天,我要说声谢谢你!

作者:霍一夫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